读书笔记大全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2.25W人 

村上春树的小说总是有那么一种挥之不去的宿命感。他总是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小说寓言化,或将寓言小说化,以此来讨论人生的终极命题:孤独。

《1973年的弹子球》读后感

在《1973年的弹子球》中,作者有意地将人生简化成一次寻找,以主人公玩世不恭的视角叙述了这次寻找的荒诞性,及其折射出的现实的荒诞性。故事以1973年的一款弹子球机为主线,描绘了一场奇妙的寻找弹子球机的旅程,主人公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开始怀念起自己大学时常玩的弹子球机,于是便开始不顾一切地去寻找这台失踪已久的弹子球机,并最终在一个废旧的农场里找到了它。

乍看这个故事似乎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荒诞突兀,然而细读,这正是对人生的一种反讽。人的一生本就是不断地在寻找,小时候找妈妈,上学后找老师,长大后找对象,毕业后找工作、找房等等,可在村上的笔下,寻找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在这里,寻找的目的不再是那些利益的象征物,它褪去了现实和物质的华彩,还原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救赎。

在小说中,作者有意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将人与非人的事物特征进行了一次交换。文中的主人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他有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张普通的脸,一份普通的工作,然而他的身上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有意无意地保持一份距离感。

那是箭猪取暖的最恰当的距离,是在孤独与温暖、快乐与伤害之间的平衡点。

然而对于非人的生物甚至非生物来说,一切就大不相同了。譬如小说的开头,主人公“我”正煞费苦心地在一个火车站台上寻找一只狗。那并不是“我”走失的狗,仅仅只是从他人口中听来的流浪狗,然而“我”却在听后不断地想象那只在站台上来回绕圈的狗,便不辞辛苦地穿上正装亲自到车站去寻找那条狗,甚至最后对狗说:“等得我好苦”。而后弹子球机更是倾注了主人公几乎全部的热情,在这里,这已不仅仅只是一台弹子球机了,它承载着“我”与它共渡的那三年美好的时光。当“我”被林立的高楼和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当“我”在东京街头被巨大的人流所吞噬而迷失时;当“我”不知该如何把握自身时,它正是能让“我”找回“我”之所以为“我”的证据,是“我”过去生活的见证人。弹子球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了“我”的化身,是过去的“我”的载体,而寻找弹子球机的过程正是追寻自我的过程,而当最后“我”终于找到了弹子球机,让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相互融合在一起时,“我”才算终于完成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对自我的救赎。

正因为如此,当主人公与弹子球机在那个腥臭的农场中再度相逢时,主人公那掩饰不住的激动心情让人动容。而此处的弹子球机更被赋予了人才有的感情:“向我微笑,慵懒地打着哈欠,与我共同回忆那往日的时光。”也只有在这台弹子球机面前,“我”才放下那警惕的距离,真正敞开心扉。反观文中的其他人物,则莫不有着程式化的举动,冷漠、呆板,而作为非生物的弹子球机,反而显得更生动,更有感情。

人像机器,机器像人,村上春树正是以这种看似不协调的手法点出了当今社会的疏离感,以致主人公只能向狗、弹子球机等非人形象倾诉自己的情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评点:xxx

此文准确地把握了村上春树《1973 年的弹子球》一书的整体隐喻与叙事模式,并深刻地剖析了全书的主旨与寓意,是一篇上乘的读后感与评介文章。寻找,可以说是村上春树作品母题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村上春树作品,大都包涵着对西方文本的化用与致敬,例如《挪威的森林》与托马斯·曼的《魔山》、《IQ84》与乔治·奥威尔《1984》等等。另外,《1973 年的弹子球》作为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与其他两部作品(《且听风吟》、《寻羊冒险记》)也有着脉络关联。因此,如能透过文本追溯与作品相关的更深层讯息则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当然,仅作为《球》一书的读后感,此文已是比较优秀的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