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1.82W人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1

首先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叶圣陶,小说以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为背景,成功地刻画一个可怜又可鄙的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作为校长的他在战争面前显得消极躲避、麻木自私。作为一部描写军阀混战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作品,无疑他成功的展现了那时代资产阶级的真实性情,凸显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性与无产阶级的无私奉献形成鲜明对比。

潘先生作为校长时,他的自私带给了学生痛苦,也没完成作为校长的使命,还自私的带着家人逃跑,然后又担心自己的职务被免,再回去躲起来,潘先生就是教育界的败类。潘先生作为公众人物(校长)仅希望自己的小家完整,自身安定,却全然不顾整个国家的完整,民族的安定。对自己的三次落难,他只会恨他人的调兵遣将,恨教育局长的主张开学,恨儿子的无用未成年。他不懂得想想自己,看自身有什么可恨之处。并不是别人令他逃难而是他自己在逃避。但是潘学生的这种随遇而安、麻木落后并不是潘学生一个人而是以潘先生代表的罪恶资产阶级。

文末同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三人,缺逃到红房子避难同在红房子内避难,一个作为教育局局长、一个是作为校长不出来主持大局安稳学生,反而先逃亡躲起来祈求安全,他们还安慰自己坐在这地方总不至于有什么。

我觉得本文以潘先生在逃难为题是非常正常的,其中以逃难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第一次遇难时两个地方军阀在附近要开火时,潘先生于是带着家人乘火车逃至上海。第二次遇难是在得知教育局长要求准时开学的通知后,潘先生孤身返回家乡主持开学,回到家却得知铁路不通了,自己与家人相隔两地,音讯渺茫。第三次是听闻在碧庄地方两军交战了,战争的气息在潘先生周围愈来愈烈了。这三次遇难,都通过潘先生来凸显出资产阶级的自私性和软弱性。

叶圣陶先生笔下的潘先生俨然已经成为自私、胆小怯弱、卑琐的代名词,可见叶圣陶的讽刺早已深入人心。对潘先生的批评,主要集结在以下几处:国难当头,潘先生首先考虑的是携妻挈子逃离让里、叫黄包车时装模作样,旅馆稍为安顿便饮酒作乐、回学校主要是怕丢掉职位、以学校名义向红十字会讨要旗子勋章挂在家里、为军阀写牌匾。潘先生的丑态尽显无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反思以潘先生为一类人的思想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该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国难当前我们应该勇于献身,牢记初心,砥砺前行。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2

读完《潘先生在难中》这篇小说让我深刻体会到叶圣陶小说中反映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生活及其丑陋的一面。让读者了解到了当时的背景,及潘先生苟活的日子。

这是一篇按时间顺序写下的短篇小说,共有三节。第一节,潘先生带着妻儿逃往上海避难,在路途中所遇到的一系列表现潘先生在慌乱局势中精于谋算的心理。从叶圣陶先生运用精细冷峻的细节描写长蛇阵,打电报,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对着前面的人的后脑勺叫喊……面对身家安危潘先生所体现的竭尽全力精于盘算,我读出了潘先生苟且偷安的.性格,作者想借此讽刺当时逃难者狼狈可笑的神态。

第二节,潘先生从上海回到让里,及加入红十字会两件事。表面上是写出潘先生对学子的教育问题担忧,是一位爱国救民的慈善家,实质上潘先生是想讨好上司,假公济私,为弄护身符保全性命。通告的内容,及后面他起好草稿,往复看了三遍,觉得再没有可以增损,局长看见了,至少也得说一声“先得我心”。这一句是我所喜欢的,作者通过这段论述讽刺的意味更加深沉,让我深有感悟,做到了让事实本身说话,将意图不动声色表现出来。这是对潘先生这样的市民知识分子书上堂皇言论,背里卑琐自大的绝妙讽刺。

第三节,写了潘先生到红房子避难,及写条幅的两件事。在红房子避难过程中,潘先生遇见了局长而后发生的一心为己,善于逢迎的自私胸襟和圆滑世故的特点,在最后给讽刺以一重击。我读出作者的主观见解,寄托在不着文字的处所,给读者不断地回味,更写出了第一个十年里社会的黑暗一面和高官知识分子道貌岸然,心口不一,虚伪卑劣的形象。

通过《潘先生在难中》这篇短篇小说,作者不仅严格遵守现实主义原则如实地写“人生”,而且通过描写高傲自大,患得患失的潘先生的形象来讽刺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小市民阶层知识分子。

综上所述,军阀混战当中,是作者对战争制造者的罪行的揭露和指斥。文中对主人潘先生的心理言行,精神品质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出来,给以读者对待现实社会,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暗生活的自我臆想。同时,让我也反思了一下现当代身为读书人的自己,面对应试教育下产出的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现在的我们,更应有理想有抱负,用自己微薄的能量结合众人的能量让社会变美好,明天是由今天创造的,让腐朽,道貌岸然的人心远离消失才是王道。

潘先生在难中读后感3

今日来到教室,老师便说道:“同学们来讲讲《潘先生在难中》吧”,我才发现上周布置的阅读任务我全当作耳边风忘了。都说旁观者无权插嘴,我只好静静地听他们将想法道来。其中,有些感触。

也许由于近日讲的都是“鲁迅”之类的文章,所以提到潘先生,大家都批判他,说他虚伪、小气、庸俗……总之似乎所有不堪的词语估计都可以在他身上成功应用。潘先生与车夫讲价,所以他是小气的。潘先生听到战乱的消息后携妻儿逃往上海,所以他是懦弱的苟且的。在大家的盛情举荐下,潘先生为军阀杜统帅写了歌颂标语,所以他是虚伪的。

我想说,同学们并没有从作品中的人物、背景出发,没有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来阅读。而是带着惯性理解、平日里所学所谓“批判”来看待在难中的那位潘先生。难道你妈妈在菜市场跟菜贩子讲了一下价,她就是小气虚伪的人了吗。潘先生举家逃亡,自己前途未卜,全家指望他一人荷包。当一个人于世了无牵挂,独来独往与人毫无瓜葛的时候,他可以清高,可以高尚,可以英勇献身,可以以死捍卫某些飘飘忽的东西。但潘先生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家庭,妻子儿子是他的一部分。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对家庭负责的人!不逃亡,难道置妻儿性命于战火之中?不讲价,战火也许就烧了他那生计路。不回学校,家中张开就是几张嘴,莫非空气可以果腹?我看到的,是一位苦不堪言的,辛苦的父亲、丈夫。潘先生之承受,即其妻其儿之承受之和之施与,加上自身本该承受的,苦哉!

不知何时起,大家都只会从作品中看出“批判”“揭露”“讽刺”,作品中的人都是虚伪的苟且的封建的麻木的……潘先生只是个平常人,仅为沧海一粟,没有人可以强迫他去死去捐躯去誓守土地。他是丈夫是父亲,他能做的就是带领家人好好地活下去。他终究是做到了。如果文中本来写的潘先生是一个不逃不躲,发动全家誓死与敌人作战的英雄烈士,以现代眼光看来,岂不心寒!我们不该置身之外以高姿态的口吻评价任何一部作品,似乎在俯视着他人说:“愚蠢的人类,你们真够不堪”。而应该融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与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时代来看待某些人物。毕竟,发现个人价值不是利己主义,舍弃自己成全社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批判潘先生,就是批判了父母对孩子、丈夫对妻子本该俱有的责任。如果荣辱与共是美德,那么,潘先生一人承多人之辱,就是美德之更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