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

《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范文示例

本文已影响 1.35W人 

《活着》读书笔记读后感范文

当你觉得生活不易,处在人生低谷,那就去读《活着》,它让你明白生命可以坚韧不拔;当你春风得意,站在人生之巅,也要去读《活着》,它让你对生命心生敬畏。

今天分享余华写的《活着》,对‘活着’的印象应该是来源于电影吧,张艺谋把书拍成电影以后,《活着》这本书才名声大噪。但对于阅读量不高的我来说,对此书的内容确实完全不了解,连它大概讲了什么故事也不清楚,《活着》这本书一直躺在家里的书橱里,躺了那么久,我也没翻动过它。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打算翻开它看两眼,但是一打开就合不上了,直到熬夜把它看完,看书的过程中一度抑制不住,哭了很久,大半夜还怕影响到邻居。哭,不是因为书中主人公遭受的苦难而是因为感动。

下边来聊聊读书的感受,整个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他的人生只有两个字“苦难”。作者余华在序言中说,福贵和他苦难的一生成了朋友,他们互相摆脱不开,和平共处,也不互相怨恨。他对人生中的苦难没有怨愤与抗争,只有平静接受,这点从福贵讲述自己故事的语气中可以体会到。在读序言的时候,我无法理解作者这段话的意思,看完此书的时候我依然没有理解,我认为没有人能和苦难成为朋友,我对福贵苦难的一生,只觉得不公平,像他和他家人这样的好人,不应该是那样的结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会慢慢理解,因为在写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我好像有点理解了。

《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范文

是福贵所处的时代造成了他的苦难,他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对于生在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无法想象当时的人经历的是怎样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我们连苦难二字都不能深刻理解,我对于那些年代的认知全部来自于祖辈和父辈断断续续的讲述,但他们的讲述有时候只是只言片语,对于我们来说形不成画面感。在此书中,作者很形象地还原了那个年代,余华将他的幽默感成功地代入到了对故事的讲述中,明知道那是苦难的年代、苦难的故事,但是仍然让人哭笑不得。《活着》这本书不只是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认可,获得很多奖项,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写不出此书的文学价值,我只能写一些心得体会,而且想从书中的每个人写起。

(此处有剧透,介意者慎入)

福贵,本书主人公,他是地主家的阔少爷,而且有一身阔少爷的臭毛病,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他在媳妇怀孕好几个月的时候,出去城里赌和嫖,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只有钱输光了才会回家,对于怀着孕还出去找他、劝他回家的媳妇,他更是拳打脚踢,就像着了魔一样,直到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全部输光,成了穷人。但是把家产输光以后,他就立马变成了踏实人,低声下气从债主那里租了几亩地,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没日没夜干活,只为养活一家老小,再也没有了阔少爷的臭毛病和臭脾气,尽管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但直到临近人生终点,他都一直是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福贵父亲,他的上一辈也是有钱的地主,家里有两百多亩地,到他这辈,给败去了一半,剩了一百亩,年轻时候的事儿就不提了,都有荒唐事,但对于他的败家儿子福贵,他是一个尽责的好父亲。在福贵吃喝嫖赌的时候,他要么骂要么打,但福贵给他的只有嘲讽和挖苦,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也一样,福贵对他父亲还以的同样是骂和打。但当得知福贵把家产败光的那一刻,他没有哭喊和埋怨,平静地把家从大院里搬到了茅草房,而且把儿子叫到跟前,再没有打和骂,只是劝他今后要好好干。但心里有不甘和对父辈的愧疚,很快就去世了。

福贵母亲,是典型的没有什么文化的大户人家的夫人。福贵在外边瞎混的时候,她担心的是福贵在外边吃苦,福贵把家产败光的时候,她只说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从没干过任何粗活,到辞去所有佣人,开始自己操持所有家务,学着干农活,只有默默付出,直到得了病,也不想让家徒四壁的儿子为难去花钱找大夫,只想忍着受着,最后病死了。

家珍,福贵的媳妇,她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小姐,三从四德,知书达礼,被年轻时候家里有钱长相还不错的福贵娶回了家。她先是给福贵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怀了儿子的时候,福贵开始嫖赌,但家珍从来没有因此对福贵打骂和争吵,而是在福贵输了钱回家的时候给他做饭,做不一样的炒青菜但青菜下边都放了肉,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福贵,外边的女人看着不一样,但其实都一样,是一个有智慧的女人。在福贵输光家产前夕,家珍挺着大肚去赌场找他,跪着劝他回家,福贵对她又踢又打,她只能自己瘸着拐着自己走回了家,也没敢去找城里的父亲帮忙,对此,家珍日后没表现出任何怨恨。福贵输光家产后,家珍的父亲抬着花轿要把家珍接回去,家珍流着泪跟父亲走了。她不想走,并没有因为福贵变成了穷人就嫌弃他,只是她是懂礼的人,父亲的话她不能不听,在跟父亲走后在城里生下了儿子,然后就抱着孩子悄悄回到了福贵的茅草屋,从此也开始了苦难的一生。家珍同样从大户人家的小姐、少奶奶,变成了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的农民,但她觉得日子是甜的,对于苦日子她没有怨言只有付出。到后来累得得了软骨病,还一直怕拖累丈夫和孩子,带着病下地干活,直到病重的一点也动不了才肯躺到床上歇着。后来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相继死了,家珍撑过了病痛和磨难,但撑不过儿女都离世的打击,临死前,家珍对福贵说,她这一生给福贵生了一双儿女,福贵还对她这么好,她很知足,下辈子她还要和福贵再做夫妻,此处引爆了我的泪点。对于一生承受的苦难,家珍只字不提,她只有满足和感恩,而我读到的只有感动和唏嘘。想想在当今的时代,很难找出像家珍一样好的女人。

凤霞,是福贵的女儿,本来聪明活泼,长得也和她母亲一样标致。有一年十几岁的时候(家里没落后),她奶奶得病,福贵去城里拿药但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去和共产党打仗,从此好几年音讯全无。这期间,家里没钱看不起病,凤霞奶奶去世了,凤霞生病发高烧,烧成了聋哑人,后来福贵九死一生回到家的时候,再也听不到凤霞叫他爹。但凤霞聪明懂事,在母亲得病,父亲渐渐年迈,弟弟还小的时候,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后来到弟弟该上学的年纪,她父母觉得耽搁了一个孩子不能耽搁两个,要送弟弟上学,但家里没钱,要把她送人换了钱给弟弟上学,还不很懂事而且聋哑的凤霞,直到被送走当天还什么都不知道,早上起来拿着锄头要下地干活的时候,福贵一直往回赶她,铁青着脸不让她跟着去,凤霞就大概明白了些事。被送走后,弟弟上了学,但凤霞老偷偷往家跑。后来,福贵不忍心再把凤霞送走了,凤霞才在家里踏实地待了下来。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凤霞很羡慕那些能做新娘的人,可在那个年代,家里又穷,凤霞又聋又哑,没有人愿意娶她。福贵和家珍就想办法托人找身体有残疾的人家,看愿不愿意娶凤霞,这里我也很佩服福贵和家珍,因为即使是有缺陷但毕竟是自己的闺女,而且模样也好,怎么也不忍心让她嫁给残疾人,但福贵和家珍就比较理智,主动找残疾人来娶家珍,村干部真给凤霞找来个人,是个歪脖子的男人,但很能干,挣了些钱,男方是实诚人,也是正直的人,跟凤霞都互相看上了,两人结了婚,后来凤霞因难产死了。

二喜,凤霞的丈夫,是个歪脖子,当初福贵村干部找来他的时候,他在凤霞家到处转了一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福贵还以为自己家太穷了,二喜没看上他们,结果过了两天,二喜带了几个能干活的来给凤霞家修补房子,原来二喜到处转悠是在看房子哪里需要修,后来二喜凤霞结婚了,两个人非常恩爱,虽然结婚的时候,二喜按福贵的要求给凤霞把婚礼办得很风光,因此借了很多钱,但两个人都很能干,小日子过得很好,感觉福贵是苦尽甘来了,但生孩子的时候凤霞因为难产死了,二喜从此就丢了魂,没了精神。家珍给凤霞的孩子取名叫‘苦根’,二喜就背着苦根干活,从小带着孩子一把屎一把尿,从不舍得把孩子撇在家里。即使是福贵心疼二喜,要帮他带孩子,那不管下班多晚,二喜当天也要去到村里看孩子一眼,在二喜眼里,苦根就是剩下的他和凤霞之间唯一的牵绊。后来,因为事故,二喜被干活时候的水泥板把头夹扁,砸死了,死的时候二喜口里用尽浑身力气最后喊了一声“苦根”,当时苦根正在附近玩,听到有人喊,还大声“哎”了一声以示回应,他还不知道他爹死了,当时才四岁。

有庆,是福贵的儿子,也是苦命的孩子,从小没过一天好日子,别的活帮不上忙,就帮着喂家里养的羊,后来上学去了,因为家里都忙,没人能抽出空来帮他喂羊,他便中午放学跑十几里路回来喂羊,路跑的一多,鞋就坏得快,基本上几天一双的节奏。家珍就经常熬夜给有庆做鞋,福贵心疼家珍就骂有庆,说他废鞋,从那儿以后有庆就光着脚来回跑,冬天下着雪也光着脚跑,福贵看着心疼让他穿上鞋,他偏不穿,就这么来回跑,跑成了学校里的长跑冠军。凤霞被送给别人家那一阵,有庆知道凤霞是因为他要上学才被送走的,就天天说不上学,让姐姐回家,福贵就揍他,把他揍到了学校里。后来,凤霞偷偷往家跑的时候,有庆每次都抱着姐姐,不让她走,福贵因此才动了心,没再送走凤霞。再后来,县长夫人生孩子难产,急需输血,就让有庆学校里的学生们去献血,有庆很高兴,他觉得终于有做贡献的时候了。一开始他排队排在后边还很着急,怕自己没机会献血,直到别的人血型都不符,就他的血型相符,他才放心。那是个蛮荒的年代,普通百姓的人命不值钱,县长夫人需要的血量很大,医院的大夫就抽有庆的血,一直抽一直抽,直到有庆脸发青,发乌,他们才肯停下,但为时已晚,有庆没被救回来,丢了性命。

苦根,这个孩子从小很机灵,很会说话,福贵说他是替凤霞把不能说的话说了。二喜死的时候,福贵告诉他你爹死了,他说“哦”,然后时间一长又问福贵,二喜为什么还不来看他,他还根本不知道死是什么意思。时间一长,他就想二喜,然后哭闹,再哭闹,他爹也不会来看他了。家人都去了,只剩了福贵和苦根相依为命,福贵已经老得干不动活了,但还要养活苦根,拼命撑着,但出门干活也得带上苦根,要不然没人给看着。天还黑的时候,福贵就要起来干活,因为老了走得慢,干得慢,去集市上卖菜,早上摘菜走到市场上都半晌午了,所以要早起,苦根也只能跟着早起,这么点一个人,还要困得合着眼,跟在后边帮忙抬着菜筐。就是这样,两人也才能勉强维持生计,苦根没吃上过一顿好饭。后来,苦根眼发晕,晕倒在干活的地里,福贵就让苦根躺在家里的床上休息,然后割了一把毛豆煮熟了放在床旁边,好让生病的苦根有吃的,即便是家常见的毛豆,苦根也没落着好好吃一顿过,这回有了吃的,就一直吃一直吃,把自己撑死了。干完活回家的福贵一看,苦根断了气,嘴里还含着毛豆,他只说自己是又老又蠢,害死了苦根。

故事最后,福贵花光所有积蓄买了一头老牛。因为他干不动活了,但还要养活自己,所以他买了一头牛来替自己干活。本来他的钱可以买一头身强力壮的牛,但当他经过宰牛场时,听到待宰老牛的凄惨叫声,就动了怜悯之心,把钱花光买了头老牛回去,村里的人都笑话他傻,被人骗了,买了头干不动活的老牛回来。本来那头牛看着也就活不过两年左右,但好几年过去了,他和福贵依然活的好好的,那头牛的名字也叫福贵。福贵经常对着老牛喊,你看家珍、凤霞、二喜都耕了好几亩了,有庆、苦根也干了很多了,以此来激励老牛快点干活,日子就这么漫长地过了下去。

以上,内容比较啰嗦,但还有很多没有讲到的内容,比如解放战争,比如三年自然灾害,比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期间主人公们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难以想象的苦难。看完此书我最大的触动是,书中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为别人着想,都在主动去付出,去承担,都为了让家人少承受一点,因此我感触良多。

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因为能在一起是那么难能可贵,书里的人都拼命的想和家人长久地生活下去,但都被命运剥夺了机会;我们要更多地去为家人着想,主动去承担更多的东西,少一些埋怨、抱怨,多一些理解、包容,因为自己承担的多了,家人承担的自然就少,能为家人分担一些,是很幸福的事。

书里的人们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多干点再多干点,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生活中的困难,显得没那么难了,相对于《活着》里主人公经历的来说,我们目前面临大部分困难的根本称不上是苦难,是我们的畏难情绪将它扩大化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幸运的时代,没有了那些苦难和动荡,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正视物质欲望,多一些满足,其实我们已经很幸福。作者:阳光依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