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

【推荐】读桥有感作文四篇

本文已影响 2.37W人 

【推荐】读桥有感作文四篇

【推荐】读桥有感作文四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桥有感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桥有感作文 篇1

我听说过许多桥的名字,如赵洲桥、南京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当我在《小学生之友》这本书的目录上看到《肩膀桥》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禁一阵纳闷,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本,煞有其事地读了起来,读后不禁热泪盈眶。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年青的胡老师在山里面教书的故事。山区每当下雨,河水暴涨时,胡老师担心同学们的安危,都会来背学生过河去上学。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不会间断。他为了山里的孩子能读上书,即使是调令来了,他也不走,一呆就是三年。后来有一次,河水涨得厉害,在接一名学生过河时不幸被一个浪头卷走了,在最后的一刹那,他奋力把学生往上一推,自已却献出了宝贵而年青的生命。村长知道后,发誓要建一座桥,桥建好了,名字就叫《肩膀桥》,其含义不言而喻。

此时,我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胡老师的精神怎么不让我感动?在我们学校里就有许多像胡老师一样爱岗敬业的老师,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邓堂兰老师。有一次邓老师感冒了,嗓子沙哑,可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她还是带着病,用沙哑的嗓子坚持为我们讲课,那一节课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

邓老师不但关心我的学习,更关注我的思想。上个单元测试,我没有考好,邓老师就把我叫到办公室,严厉的批评我、教育我,说我最近上课不太专心,思想上也经常开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所以成绩滑坡,她相信只要我改正缺点,认真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进步,给我加油。

这就是我所崇拜的老师,她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迸发出最亮最美的光芒。

读桥有感作文 篇2

《索桥的故事》读后感

《索桥的故事》通过讲述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呢?今天,小编整理了索桥的故事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我们曾经学过巴金写的一篇文章:《索桥的故事》,就是写这座桥的。

他首先介绍了索桥的外观,是用一块块木板铺成的,且不完整,还露缝。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

关于这个栏杆,也有一个故事:这桥是清朝的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但因为没有栏杆,不久就有人失足掉下水。官方把何先生处死后,何先生的妻子决心替丈夫雪冤,就用竹索把桥两旁边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因此,这桥又叫“何公何母桥”。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他们不怕困难、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站在铁索桥上,作者又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工程,想到那时“人们的手和心”,他们的心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分水鱼嘴”只不过是块石头,但这块“石头”是会说话的,它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人们为此付出的鲜血和生命,也见证了由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换来的伟大工程以及他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也被三百年前的人触动和感染,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激。

高尔基在一篇故事中提到的勇士丹柯,他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他不也像前面提到的人们一样,舍己为人同样令人钦佩吗?

整篇文章读完了,我领悟到人间“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那就是一颗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是的,这颗心是不会死的,它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读桥有感作文 篇3

前两个月,花了50个小时,断断续续把《剑桥中国史》读完了,暗暗想来,这应该是我读过的少有的大部头书目之一,禅宗讲醍醐灌顶,恍然得道,好像每一条走过的路,每一道看过的景,每一首听过的歌谣,都应该挑动你头脑里松弛已久的弦,你应该有所感悟,内心得到解化,灵魂最终升天。

很显然,读完结尾,我就把开头忘记了,更不用提鬼什子灵魂得道。

我只是觉得,生活真苦。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起于草莽,安于大河,白日在江湖中奔逐,夜色中回归草庐。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为纽带,以国家为一个整体,经历了无数次的黄河大决大治,度过了大冰河小冰河灾难的周期,王座上的姓氏更迭替换,王座下的人民,默默地繁衍,生活只有一个字,苦,所有的战争,灾难,苦痛,繁衍生息,勇敢的人民在沉默中承受。在我之后的中国人,依旧是苦,我们远离战争与灾难,却缺乏拥抱生活的热情,周末聚餐前看爆米花电影,深夜躲在被子里刷微博,热衷轻佻段子,习惯反讽与揶揄,生活的情节破碎支离。我们待在历史的.舒适圈里,却在受到羞辱后一蹶不振,无丝毫向历史宣战的勇气。

中国的历史,在螺旋中上升,个人的命运,有如尘埃般微不足道。我曾经在黄昏时刻站在大河之前,面前是涛涛江水,魏巍大山。片刻之后,暮霭四合,黑暗迅速降临,刚才还是一片金黄的云海,现在已成为一片灰褐,遮盖着大地。游云片片,奔忙一日,而今倦于漂泊,归栖于山谷之间,以度黑夜,只剩下高峰如灰色小岛,于夜之大海独抱沉寂。如同沉默的人民,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但是这和平秩序中却含有深沉的恐怖,令人凛然畏惧。

在这种景象之前,你很难不联想到历史的滚滚车轮,它湮灭一切,它解释一切。我的心情之平静反复,不胜凄凉,为前未曾有,外在的激动不安,降至肝肠深处,纵然辘辘而鸣,心智却已不能察觉。我迈着疲乏的腿,踏上返程的路,心里却在想生,想死,想人的热情的生命,想毫无热情的大山的生命。此时此刻,只是个体无穷的时间中的一刹那,纵然如此,对于我而言,却是值得记忆的一刹那——十全十美的至理,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象,既有我,又无我。这个幻象,无语言文字可以表明。滔滔雄辩的哲学家对此一刹那的意义,会觉得茫然,也会觉得穷于言辞,无以名之,姑名之曰,历史。

历史,这个学科养活了无数以此谋生的学者,多少史著赚得了多少稿费。在我看来,历史是热情的生命,是热烈的死亡,是无穷无尽的时间,是我们自己,我们,是历史本身,更在历史之上。

读桥有感作文 篇4

读了《桥》这篇课文,我感到正义有时会比生命还重要。

有一个村庄,早上的时候,人们被惊醒的时候,洪水早已冲到了路面上来了。人们都非常惶恐,失去了理智。这个村庄此时东面没有路,西面没有路,只有北边有一座窄窄的木桥。人们跌跌撞撞的像那个木桥涌去。木桥前,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拥戴的老汉,他让大家排成一队,要党员排在后面,还说谁要想退党就到他那里报名。突然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派到后面去。"到最后只剩下老头和小伙子都被淹到了水里。事过之后,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墓前看他的丈夫和儿子。

可想而知,那老头不顾儿女私情,公正无私,大义灭亲。在生死面前也一点也不慌张。真是不愧作为一名党员,他做到了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很是值得我们的尊敬。我想比起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党员来说,要高贵的几千倍几百倍。能像他这样大义灭亲的党员恐怕屈指可数。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警察,但是他的儿子犯罪了,儿子和妻子都求他不要告诉警察。可是警察没有答应,扭头回警察局,把事情告诉了领导,亲手把儿子依法处置了。

我希望所有党员,都能够大义灭亲该多好埃。

每一个人都肩负着责任,责任心是我们做人的基矗那么共产党员的责任是什么呢?“心系群众,无私无畏”。有一位劳共产党员就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用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做了这样的回答!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面对村子唯一的“生命之桥”,依然能够心系群众,时时不忘自己是个共产党员,不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家人。他是不是有些傻呢?按他的年龄,他完全有资格先过桥,没有人会指责什么,毕竟“党员也是人”。他不是一个“好父亲”,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他完全可以不从队伍中揪出自己的儿子,这样也不会因为桥塌造成父子同时遇难。但他却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用自己的身躯铸就了一座群众心中永远不会坍塌的桥梁!

灾难是考验人格的试金石,灾难也是荡涤人们心灵的清洗剂。许多人在这种考验面前折戟沉沙,而另一些人则迸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光华!5·12地震中,有一位普通的老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双臂张开趴在讲台上,用身子死死护住下面的四个孩子,孩子得救了,谭老师至死都保持了这个姿势,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孩子们的明天,他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责。

其实,责任就是一种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种职业操守,承担责任是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勇于承担你应尽的责任吧,你的人格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篇叫《桥》的文章。文章内容主要讲了村的东头有一座小桥,已无人知道它是何时建起的。小桥每天都在工作着。小河上的桥如此,生活中的桥也是这样。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把自己变成一座座桥,让人们通过。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有地存在各种各样的桥。

读完《桥》这篇文章,我想起有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变成一座座桥,让人们通过。老一辈的革命家就像桥。架在两个时代的中间,使人们通过他们从贫穷落后的旧社会,走上了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辛勤的老师们像桥一样,架在愚昧与文明之间,默默无闻地让学子们通过自己,走向新生活,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中国。抗洪救灾的战士们就像桥,一脚跨在地狱大门,一脚跨向美好的生活,使灾区的人们通过自己,脱离危险,去建设新生活。一本本写满亲情的书籍,就如一条条小桥,架在两代人之间,使出现的"代沟"慢慢愈合……正是由于生活中有了这样的桥,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人的一生,会踏过无数的桥。我愿意做一座让病人从危重走向健康的桥,让人间充满欢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