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

教师读后感3000字(共7篇)

本文已影响 4.62K人 
本文目录教师读后感3000字的高三教师节读后感:《老师,请您听我说》读后感做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高中生教师节优秀读后感:读《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有感五年级教师节读后感: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的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麦田里的老师》高中生教师节优秀读后感:读《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有感

的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麦田里的老师》

教师读后感3000字(共7篇)

《麦田里的老师》这本书是我感受颇深,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教育工作者,为了糊口,维生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坚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将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萨提尔模式转化过来的技巧,在师生互动及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绎,让我大开眼界,顶礼膜拜。

首先,被作者对萨提尔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吸引了,为此专门上网搜集“萨提尔模式”的相关资料。

萨提亚模式能让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对个人生活的不满足感,以及成年后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造成的。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学习并发展出来的求生存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会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认为,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怎样的经历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同时也认为,人类也不是被动的、无奈的被过去所限制,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类已经拥有我们成长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说,“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如何应对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我也会应用萨提亚的这种模式,在处理和学生和孩子的问题上,应秉承的原则是: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其次,是书中关于“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反而落入“虚伪”、“敷衍”或者“安慰”,无助于启发孩子。

启聪部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上课的语言很难丰富,即使语言丰富了,同步的手语却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错”,“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哦”,“对的”,“正确”这些词语的手语都是竖大拇指,但是语境和语意是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讲话时要有表情,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狂热的,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热情,相由心生。

再次,当读到有创意的“烂”作文---“千树成林”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回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个人,一件事,小学同学的名到现在还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但是有一个叫李友红的同学我记忆犹新,对他充满了愧疚,那时是小学五年级,我当时是班长,农村村小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负责任,上完课就外出打牌,有时竟然忘记上课时间,还要学生去找,作业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检查作业时,语文老师就让我他房间帮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说实话,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帮老师做事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并且能够用红笔在别人的作业本上写了,并且老师还只叫了我一个人,更是看重自己,兴奋的开始了工作,语文老师让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于是我就像模像样的批改了起来,仿照老师写评语。改到李友红的作文时,他的确实太乱了,简直无法辨认,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于是我看看前面两次老师是如何批改的,只见两篇作文老师只写了三个“鬼画狐”,于是我也模仿老师在剩下的几篇作文后面各写了三个“鬼画狐”。

这件事情过去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内疚,那个同学读完小学就没有继续念书了,幼小的心灵哪能经得起如此般的打击,差生就是一样造成的,如果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我曾经也许是一个小帮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大,中小学阶段,特别在意每学期期末的教师评语,中学时期很看重老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看有没有表扬的话,自己得到的评语是不是比别人少,从评语也可以看出老师是不是在认真批改,评语是不是写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记得高三时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在全班做范文读,高兴得中午没有吃午饭。

现在我也是一名教师,曾经做过两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给学生的每一个评价,真情实意的赞美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的做法是将每个学生的评语栏写满,首先从表面让学生感觉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即使学生某方面没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议”、“期待”、“祝愿”等正向词语去引导、激励他。

再次,谈一谈卷三课业与学习中的当孩子学习成效不彰显,面对数学困难时的态度,我很认同作者的意见,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从接纳数学,从内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对数学的态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一旦意识到要如何面对数学,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这里我也说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点经历,我感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学理科的,都是数学较好,现在还是校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要从我父亲说起,他读书时语文很好,也写得不错,就是怕数学,所以很注重对我们数学的培养,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要看课外书或是买帖练时,父亲就很反对,他说很容易就练好的,平时作业认真书写就行了,数学学得好的人,语文纵差都会有个七八成,而语文学得好的,数学不一定能学好,让我不要花很多时间在语文和练上。所以每当我读书或是练时,父亲就会拿一些数学难题考我,让我做很多课外练习册。后来弟弟读书后,父亲也是这样要求他的,所以我们都很偏科。后来考大学时我们都怪他当初重理轻文,没有正确的引导好。

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为强项,就像现在的我,体艺方面很差,感觉很难学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学好,所以以后我会更加重视女儿的体艺。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最后,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灵,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觉内在的情绪,承认情绪,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顿,回应的语言与姿态将有别于不察觉的状态。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真心接纳他们,深刻地讨论,共同面对问题,协助孩子建构纪律,包容他们违反承诺,重新审定纪律,欣赏并感谢孩子的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下面是本书中我很喜欢的精彩语录,摘抄了下来,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察觉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从“冰山”的层次演绎,是联结孩子的感受,联结孩子的渴望,常能达到我们教养的目的,因为没有孩子不渴望成为一个有价值、被爱、被接纳且有意义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达到“趋于一致性”的姿态,简便的方式是深呼吸,并且觉察内在感受。

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许孩子表达感受。比如不准孩子生气、不准孩子哭泣、不准孩子焦虑、不准孩子沮丧。但身为一个人,感受乃与生俱来,大人不允许感受出现,感受就会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气的情绪?原因之一是生气显得没修养,原因之二是生气的态度令人困扰与不悦。

和孩子对话时,我较少使用“为什么”三个,因为,“为什么”隐含批判、不信任与质疑,让人感觉疏离。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发孩子思索与应答的欲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联结,那就会开启更美好的对话风景。

我也许没有办法让他提笔画画,但是我可以开启他对与“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

但我随后买了《教育大震撼》阅读,我相当同意书中的观点,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错误了。我发现书里面所举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无助于启发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厉害了啊!”“这样已经很好了啊!”……这些都是无效且有负面效果的表述。

“鼓励”与“赞美”,若只是从表象层次出发,比如名次、表现与结果,无形当中把孩子导向注重成绩,无法接受挫败的结果,将使孩子不敢面对真实。

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接纳的感觉带着一种爱与力量,一种宁静淡定的感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却没有方向;想要上进,却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顿、怠惰、犯错、困惑与不安的时候,他们听到的语言,通常是指责与说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来的焦虑干扰,导致他们生活散漫与浪费时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养,但是耐心并不是迂回二行或者讨好孩子,那将会离问题核心越来越远。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

在谈话前,大人应先为自己做心理功课,要温柔而坚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期待,避免使用指责、讨好、说教与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对谈。我的准备动作,通常是深呼吸几次,并且告诉自己,我要抱着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坏的打算。

与青少年对谈,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然而却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于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因此对谈的过程,往往无法触及孩子心中的焦虑,无法真正帮孩子正视问题,就急于下指令要孩子达成目标,这样的方式,无法改变孩子的现状。因此,充分地对谈,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在,是帮助孩子定下目标之前,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但是补习教育,常让学生有错误的依赖感,从无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学习问题。

首先,大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灵,以专注且真诚的语气和孩子讨论面对数学的态度,也请孩子深呼吸,专心面对此议题。

我常常告诉孩子,生命总会遇到难题,重要的是使用说明态度面对。正如同遇到数学难题,他是如何面对的?我期望他专注地做个斗士,而且我设定的初期专注时间不会太长,目的在创造专注的经验,扭转面对数学的印象。

解决不喜欢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难题,不是解题技巧,而是意识到自己如何面对数学。一旦有所察觉,意识到算数学的存在状态,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也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无法专注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如此一来,他们花费再多的时间,只是消极敷衍,或者图个心安,没意识到自己的状态。

虚无的大,变成实在的小,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数学,可能会有恐惧,但心灵不要全被恐惧笼罩了,要让出一点儿位置给勇气。不会算数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顶多不会算而已。具体来说,我要她承认恐惧,缩小恐惧,勇敢与恐惧同在,另一方面,我让她尝试更简单的数学问题,建立演算数学的成就,借此觉察恐惧并不干扰她。算数学没什么好怕的,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再核对她是如何办到的。

的高三教师节读后感:《老师,请您听我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3000字(2) | 返回目录

《老师,您听我说》——这是一位台湾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中她对老师说了十七句话,体现了当今学生对老师的呼吁,也由此看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那些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为之奉献的教育事业的教师;是那些爱好广泛、知识渊博、胸怀宽阔的教师;是那些善解人意、公正无私、真正掌握了教育艺术的教师。所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吗?

读完这些话语,我感到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禁,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仿佛听到一个个学生的呼声,仿佛看到一双双渴望尊重,渴望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眼睛。我不住问自己:你对“老师,您听我说”中的要求,做到了哪些?你真正理解、体谅他们、关心他们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吗?

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我们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感情,就如同一具躯壳,如行尸走肉一般。古人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老师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做人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聪明,但他一定有一个等待我们发现的优点和长处。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我们不能保证每天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也是在现实社会之中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饰,特别是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虚假的面具,但我们应该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本色的我,一个真实的我,我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同哭闹,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快乐。我们因学生苦恼发火,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一番苦心,会自我改正,这岂不是教师的美好境界吗?

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高级动物,都说“人心是肉长”,“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忧伤。要树立“管是为了不管”这一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班主任老师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和高尚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情绪。工作中,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动人。对学生要求要严,但严中有情,情中有爱。爱在细微处,严在该管处。

第二句话: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李镇西的《教有所思》中有这样一段文: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眼下,一些中学生在花一样的年龄,就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学习压力过大,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外,有许多都是他们觉得没有感觉到一个人活着起码的尊严感,这是让我们教育者感到忧虑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象一个人一样活着。在学校,他们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任何人都可以践踏他们的人格,他们没有尊严可言。回到家里,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失望的眼神比恶语更可怕。所以他们选择这条不归之路,不得不让我们叹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升学的压力,学校的竞争使得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分数仍然是判断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本应该是充满着理想,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龄,在分数面前都成了拜分主义的奴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本应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分数面前师生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怎么也无法逾越!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不“唯分是从”,拜托了!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前我们主要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学生考试的分数。以至于有些教师“唯分是从”,有句顺口溜说的很形象:“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教学必然不会去思考什么素质教育,不会去思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我们要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期而教,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第三句话: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经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要提倡学习,人不学,不知道。

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奉为知识的传播者。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改理论的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经完全不能适宜教学的需要,我们老师要能拥有整个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无所不知。政治经济,体育娱乐,要无所不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才能不时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几回洋相。其实,勇于在学生面前出丑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知耻可以后勇。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最后只会被学生所抛弃。

作为语文老师,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思想,通过读书来提升人生的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读教育理论,读科普文章,读哲理美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把读书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们,拿起你的书,开始读吧!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手中的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碰到学生质疑,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识少。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师理当首先成为学习型的人,给学生做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最终成为学习型人才,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学生才会更加敬重他。

第四句话: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长期以来,中小学学科评价与考试制度存在着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反映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倡发展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在我们的校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全校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欢庆胜利,高呼解放,有的毕业生甚至将自己三年用过的书籍和试卷付之一炬。学生厌恶考试,厌恶学习到如此的程度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宜昌市已经从xx年中考开始,采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高中招生录取重要依据。通过实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会实现社会从过去的只关注考试分数到关注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转变;从关注分数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转变;从只关注考试学科到关注各门课程的转变。

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中考评价制度的改革将会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国素质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只是看分数,而要看其进步;不要只看学生缺点,而要看到学生的亮点”。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与过程,不能把目光只简单地盯在结果上,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各类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话: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丁俊晖,在世界斯诺克台球锦标赛中战胜了各路高手一举夺魁,成为第一位问鼎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的亚洲人。

一夜之间,他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人们都把他当天才看待,把他当作突然从天下掉下来的台球神童,似乎他的成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当人们了解到这位少年坎坷而不平凡的成才历程后,才真正明白了“十年磨一剑”的道理。

8岁打球,10岁国内无敌手,11岁南下广东。但这一过程中他遇到的酸楚很少有人清楚。就算丁俊晖现在每年有4万英镑的收入,但想起那段日子的艰苦,引领丁俊晖走上这条道路的父亲丁文钧依然唏嘘不已。他每天练球的时间长达八个小时,而且他的父亲总会在旁边陪伴,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十三岁那年,他就获得了香港精英赛的冠军,此后的三年里,他几乎获得了全国所有的大赛的奖牌。他的父亲在丁俊晖十六岁的时候将他送到英国升造,他在英国的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训练的费用高昂,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父子俩心中的理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参加世界锦标赛。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了现实,而且还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有人采访他的父亲:“您为什么不让您的儿子读书,而让他去打球呢”?他父亲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他说:“中国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通过读书这样一种方式来成才,这条路太狭隘了,成才的标准绝非一条,我认为丁俊晖的这条路没有错,因为打球正是他最大的乐趣,其实,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关键在于如何努力去取得成功。”

是啊,我们的教育总是将学生培养成我们所想象的人才,完全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替受教育者包办一切,学生必须喜欢学习,然后通过各种训练考试达到我们认为理想的成绩,于是,我们殚精力竭,呕心沥血;于是,我们的学生十年寒窗,埋头苦读。最后学生的成绩也许在艰辛的汗水和勤奋的耕耘下提高了,但我们的孩子也许有志不在于此,他们也许更热爱音乐,也许更爱好绘画,也许更热衷运动……也许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求学这条道路。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我们教师的悲哀吗?

北京大学汪丁丁博士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自由选择的艺术。”没有选择的教育,断然不会培养出充满个性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个性张扬的人才,不需要只会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我们应该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那时我们的教育捧出的就不只是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个特长突出,个性鲜明的人。

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答案、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富有生命力的学生变成一个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一大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学生被扼杀。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选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摈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用考上大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话: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履维艰的行走了20多年,素质教育这个词也频繁的挂在我们的嘴边,但提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结果如何呢?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名不副实。我们的老师也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思想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

在当前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得不追求升学率,追求上线人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教育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虽然领导和老师都知道德育的重要,但考虑到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考试不考。既然考试不考,费这么多神干什么,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所以在他们看来,学生只要学习优秀,品行差点不要紧。于是,忽略了对学生起码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等。于是,我们看到了用浓硫酸泼狗熊清华学子,我们看到了用尖刀刺瞎猫眼的女研究生,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学生将同窗室友残忍的杀害……

这些惨痛的教训更加凸显了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担当着“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这一崇高使命的学校教育来说,对青少年一代传递道德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比单纯提高学生成绩,传授学生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误区二:德育脱离生活,重言传轻身教。

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在我们的周围,常常会听到许多空洞的说教,缺乏生活的体验,和学生的实际离得那么远,学生怎能接受到灵魂的教育?我们教育学生要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什么是自强,什么是奋斗?看看我们学生的父母就知道,他们双双下岗,自主创业,白手起家,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向挫折弯腰。这就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证明。这就是我们教育最鲜活的事例。德育绝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优秀的北大学子是优秀的大师熏陶出来的。”是啊,大凡优秀的老师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伟岸的灵魂。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够让学生读出人格的魅力,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洗涤。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作为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构建学生高尚的人格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让人格的光辉自然昭示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颦一蹙之间,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习生倾注真心真爱,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则,教学生“学做真人 ”。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教育学生;其次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努力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的同时,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师者的风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第七句话: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

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由教师充当教学阵地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意的见解,而教师不休止的讲,无休止的灌,不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不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一股脑往学生脑袋里塞,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只是被动学习的机器。学生接受的全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准备的死板的知识,充当了一个个把老师知识仓库里搬运出来的搬运工。也许学生的成绩因为充分的准备得到了提高,也许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优秀进入了高一级的学校。

但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习的死板的知识几乎毫无用处,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应该在乎学生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我们讲课的艺术性有多高超,而应该在乎有多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并积极的思维;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应该在乎学生是否将作业当作一种乐趣;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掌握许多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在乎学生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象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象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差老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好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上。

教师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八句话: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

春节晚会上有一个小品让我记忆犹新,一对特殊的夫妇到家照相馆补照结婚照,因为丈夫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七尺男儿没有一丝头发多难为情啊!所以那天他戴了一顶红帽子去照相,正当他们踌躇不定来到照相馆时,他们惊喜的发现照相馆里的全体员工都戴上了一顶和他头上戴的一模一样的小红帽。他们感动不已,夫妇俩照了有生以来最有意义,最漂亮的一张结婚照。

这则小品虽然朴实无华,却包含了多么深厚的人文内涵啊!夫妇俩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夫妇俩更希望他们跟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员工们做到了,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一个病人的自尊、自信,没有可怜,只有呵护;没有讽刺,只有关爱;没有刻意为之,只有顺其自然。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当我们的学生考试失利以后,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是居高临下的以一种长者的姿态,当众念出这位学生的成绩,然后说道:“你是怎么考的啊?”还是下课后将他悄悄的叫到办公室,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同查找失误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自然而然的基于一种人最起码的同情之心,在全班同学面前呼吁为他捐款捐物,然后郑重其事的请他到讲台上来接受馈赠,还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我们的爱心化作平时点滴的行动当中?

如果没有平等和尊重,只有可怜和同情,爱可能是残忍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权利的剥夺,甚至是人格的侮辱。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爱心带着关注和体验,掺入真情和奉献,融进理解和尊重,就像小品中的小红帽一样戴在我们的头上,记在我们的心里吧!

做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教师读后感3000字(3) | 返回目录

“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

越是纯粹的教育,管理的色彩越淡。“

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由得想,自己和孩子之间是管理还是交流。

老师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所以作为一个合格、聪明的教师只有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这样或许你也就是鲁迅笔下“三味书屋”里的那位先生。就是拿着教鞭从不往下落的先生。虽然现在的教育增进了很多关于管理的理念,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把握好度,即做好管理又充分和学生会交流的老师或许是目前不被时代所淘汰的了。

因为我们知道教育不能只面对现实,更多的是要面对未来。所谓的百年树人,如果只是管理,那么何止百年,一个公司的老板在面试的时候或许只要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能很快让一个陌生的员工遵守制度,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作者,而老师不行。

我们知道,在现在的教学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那我们和孩子之间该怎么做好教育和被教育的问题,就是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了。比如:对于学生上课看课外书,到底该怎么办?收?怎么个收法?收多长时间?发还给他,他能否下节课不看了?如果再看那又该怎么办?等等问题并不是几个能回答的。当然如果是针对员工,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而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正在学习社会,接受社会,融入社会的学生。所以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思考的也很多,那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王晓春老师编著的教育书籍《做个聪明的教师》。或许看过本书后,我们不会马上变聪明,但是,我们会审视自己的言行,对以后和学生的交流中会帮助一二。

《老子》56章里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是不聪明的。而教师是依靠嘴巴生活的,莫非教师注定就是愚蠢的?这让我不由想起了那位埃及教育家说过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贡献将是让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教师闭上他们的嘴。”很显然,想做一名聪明的教师,首先要保证不轻易说话。

当然,教师完全不说话是不可能的,能够不说话的尽量不说话,确实需要说话也要讲究什么时候说话、该说怎样的话?

教师为什么要尽量不说话呢?理由有二:首先是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思考、表达的时空应该让给学生,教师的话多了,就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学生的能力是在他们自己不断的思索感悟表达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从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中听来的。讲得再精彩,都是老师的,学生可以听取记忆,但是无法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思索锤炼。听来的永远只能是知识,而不是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思考与表述里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表述里,你可以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学生互相去解答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既是问题资源,也是能力资源。我们的教师总习惯在没有弄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开展教学,没有弄清楚学生的思想问题就进行教育,教学没有针对性,教育无的放矢。为什么教育教学低效,为什么学生面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反应迟缓,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学生先学了、先思考了、先说了,那么你就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里了。就是这个时候,聪明的教师也不急着讲,而是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让问题的球在学生间互相传递。

问题由学生提出,又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么教师的作用在哪呢?很显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组织与引导。而如果学生讨论,问题也无法解决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得教师讲了。就像孔子在《论语·述而》里讲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亦即学生不冥思苦想,我不去启迪;学生不郁积难言,我不去开导。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起作用了。在问题的症结处,在学生能力不能企及处,教师就可以讲了,而且需要讲清、讲透,不能有丝毫含糊。聪明的教师不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去诠释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某个角度讲,教师的功夫不在于展示知识,而在于把知识转化为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展示知识需要讲授,提出问题则需要引导。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上社会课时,如果我们问学生“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转?”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地球有引力。”其实这还是知识问题,不是思维训练。教师的功夫不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个二难推理:a向b借了一件武器,可b后来疯了,a还有没有必要归还武器?这个问题够学生搜肠刮肚的。如果我们的问题不是简单可以用知识去回答,那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基本上被我们训练得越来越简单,大多是简单的单向思考,不会把问题复杂化。人的缺乏创意、简单盲从就是从我们的学校教育开始的。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的倾听和诱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出了思想问题,教师第一要务就是诱导学生倾诉,先把实情说出来。只有让学生说,你才能掌握问题的原因所在,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把实情说出来了,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因为学生在述说时是会反思自己的,教师也可以相机加以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蕴含在问题之中。但是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等学生讲清实情,总认为学生是在为自己辩解,缺乏耐心倾听,武断地打断学生,急于作出判断,急于做思想工作,急于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其实,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话都不多,但是只要开口,就会击中要害,彻底解决问题。他们的秘诀就是在倾听学生的诉说中寻找破绽,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们总能有的放矢,手到擒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的教师,功夫不在讲授,而在倾听与诱导。

手捧着厚厚的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心比书沉。当了近20年的老师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怎样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看了书才知道: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有良好的思维的方式。

“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我们就不曾多费心思想过怎样把这颗“老鼠屎”变得不是“老鼠屎”,让这锅汤任然保持它的鲜美。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学习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下面我就以一个案例和大家共同探讨:

干部小张一向把发豆奶的事做得不让我操一点心。这天,当我正准备上课时,同学们发出了叫喊声:“牟老师,还差一杯!”我把视线转移到小张身上,一会儿,她拿着一杯豆奶走到讲台,轻轻地说:“不差了,这杯是您的。”她刚走到座位上,同位就向我报告:“她自己没有。”我说:“来,你把这杯拿去喝。”她懒洋洋地说:“我不喝。”一脸的不高兴。我还是忍着叫她来拿,可这次她却没有一点反应,我一下子来气了,那还得了呀,才一年级就给老师使性子,还是干部,我不治治你,这个班我怎么带得下去呢?

于是,我高声喊道:“你站起来!”不容她分辨,就叫她站到教室外,可她却一动不动。我气到极点了,走到她的座位前,拉起她就往教室外走,边走还边唠叨:“得了呀,你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了,你走吧!”她也提起书包,顺从地跟着我往外走。这下却让我犯难了,我的本意只是想吓吓她,她却不给我台阶下,我就给自己台阶下了:“你先回座位上,不要耽误了同学们上课。”一节课下来,她没发一次言,课后也没有来找我。直到中午,送走了所有的学生,刚坐到办公桌前,一个可爱的小男生跑到我跟前说:“牟老师,你好爱发脾气哟。”我把头转向他。“其实今天早上小张是心疼你,而且她今天还有些不舒服,她不高兴不是对你发脾气,你问都不问就批评她,她说她不喜欢你了。”

天哪!为了迷信“师严”却伤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后来的一个星期里,我几次找她谈话,才化解了我们之间的那一道沟。

我在处理这件事上,不仅有些过急,而且在处理整个事情中,几乎完全没有科学研究,缺乏人文关怀。

发现她使性子时,应该问一问,她为什么这样,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可我没问,就批评,就拉她出教室,想用权力来压服她。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何况她还是一年级的学生,怪不得学生说我爱发脾气,不喜欢我。今天想想,我可真有些后怕。

幸亏她还是一年级的学生,还不敢当面顶撞我,要是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仅是当事人反抗,有可能是全班来反抗了,那我在班里还有威信吗?在工作中肯定会碰到钉子的。也幸亏有一个可爱的男生来“多事”,要不然还真会酿成大祸,“豆奶”事件会成为一桩“冤案”。

教育可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怎一个“严”了得呀!也愿各位老师慎用手中的权力,以免变成“教书的警察”。

高中生教师节优秀读后感:读《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有感教师读后感3000字(4) | 返回目录

以前听到的,多的是教师春蚕蜡烛式的奉献,多的是教师获得了某某奖励或荣誉;而对教师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很少关注。印象里,教师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很少有媒体或者个人去探讨教师的幸福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叶澜语)。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谱写不完的诗篇,教育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教育赋予人类以智慧和美德,教育赋予社会以进步的力量,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乐章。教育,应该属于幸福。因此,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

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这个专业适合你,你也最适合它,这就够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无奈,我只要这个,这个最适合我——我想,你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用叶澜先生的话,是从教师这一专业中获得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尊严和欢乐来自何方但正是我想跟诸位交流的。

一、给自己一个梦想

1.人生应有梦

不能不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转头。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并不因此否定他们的人生)。每每读这个故事,我都觉得太像故事了,但也不得不承认,其间蕴含的,正是世间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米卢先生的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用心理学家的话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用文学家的话是: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托尔斯泰语)。

人生有梦,而作为教师,要与教育的梦想统一起来。允许我朗读一段袁卫星先生写的话: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我很赞成作者的观点。我甚至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惊天动地”真的就与“平凡普通” 距离遥远吗?

对一位教师来说有没有梦想,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乃至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锁定在这个梦想上,这往往成为优秀和一般之间的最大区别。换句话说,一位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2.关于教育梦想的建议

一是坚持的梦想。梦想其实很脆弱,如果有100个梦想,很可能99想实现不了的情况下,开始天天打麻将。这时如果谁不打麻将,谁不得过且过,谁不满足于因循守旧,谁就可能得到幸福,就会圆梦!

二是持续改进,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持续改进。梦想应当设置多个分阶段目标。一个阶段后,对自己的所做所得进行三思,明确哪些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本田一,曾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对于自己的成功,他三缄其口。直到退役,他才道出其中的秘密。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要沿比赛线路走一遍,记下每一个有明显特征的地方,比如,这儿有一座桥,前面是一个学校,再前面是一家商场,后面不远又是一家医院……这样,在比赛途中,他就想着,经过这座桥,下面就是学校,过了学校,就是商场,然后是医院……直到终点。山本田一巧妙地把最终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小目标,使自己不觉得梦想与终点的遥远。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梦想的“苹果”放在自己努力一下就够得着的地方,以此不断推动、改进工作。

三是全身心投入。我们都有一种体验,当看一部精彩的小说,听一曲喜欢的音乐,玩电脑游戏,从事体育运动等时,你沉醉其中,而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无天紧要。《管人的真理》作者斯蒂芬博士把这种完全投入的状态称为流畅。据研究,流畅最有可能在工作中体验、而不是在家与休闲时。当我们投人工作时,比如组织孩子参加夏令营,上一堂教研课,并不一定愉快,这时候需要聚精会神;但是,当这个阶段结束以后,回首这个阶段,我们就会从这种状态中获得满足感,使我们更快乐。

四是赢得同事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领导的关心。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梦想,有多高的能力,没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他的绩效必然会受到影响。

五是交一批朋友。朋友的好处,当然不仅仅在增见闻,长见识。坚持梦想,往往孤独与寂寞;真正的朋友,因有着相同的志向,而更能理解你;真正的朋友,因有着同样的操守,而更能支持你。朋友,不但活跃你思想,激化你思维,还能给予亲人、长者、领导与同事不能给予的东西。朋友不要局限在身边,可以从教育在线寻找、可以通过培训活动、会议寻找。我感觉,哪个地方教育改革很活跃,那里就一定活跃着一群人。

六是找几位导师。导师一般在教学经验上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长于自己。所以更多的是道路的指引和为人的影响。去年8月,我在上海听于漪先生报告,她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教育活的源泉,就是教师的人格。边上正好坐着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贾志敏老师,我觉得这两个人很相似,他们都把教育当作生命,把梦想寄寓在自己的工作中。跟贾老师共事时,常有一些小事使我深受教育。印象很深的是开学初要抓教学常规,贾老师从他的包里拿出了好几个作业本和日记本,这是1978年时他教的学生的作业,本子虽有些破烂了,但翻开本子,整洁的卷面,漂亮的迹,流畅的行文,就是今天年轻的老师们都有不少差距啊!巧的是,这一批学生中有5人考了师范,现在又都在浦东做校长。贾老师藏着很多这样的宝贝。从这份收藏,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名师,什么叫“教5年,想50年”!

二、每一天都阅读和思考

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就是老师们越来越忙了。比如原先还能在学校批改作文,后来连备课都要带回家;原先还有双休日,后来不是被“辅导”掉了就是被“培训”光了。人都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怎么还有回首来路的心情和处变不惊的心态,怎么可能细细欣赏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采撷教育之树结出的一个个果子?所以,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时间,需要一种良好的心境来体会。这就好比去旅游,再美风景,匆匆而过,美丽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来,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欣赏,才能让你内心的那双眼睛看见风景。

最重要的,我以为是每天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读书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觉得过。一位学者这么说过:“我坐在这里,就是我所看过的东西的总和,如果没有阅读,我将一文不值。”作家余华说:“没有一位作家的写作史长过他的阅读史。就像没有一种阅历长过人生一样。”美国认为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也就是读书。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关于读书,我的建议是:

1.建立自己的书房

台湾作家痖弦认为:书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一个坐拥书城的人是最坚强的人;书房的生活就是知识、文化的生活,是最后的阵地,也是供自己调养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书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丰富。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位朋友,叫朱煜。朱煜家里有两间房间,一间当卧室,另一间做书房,他的书真是够奢侈。我在吴江也有一间书房,稍小一些,现在在外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的书房,才感到是真正的回家。

2.读一些儿童读物

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师》撰文发表过这样的想法,要让学生爱书,教师就要亲近学生,与学生同读,最好“走”在孩子前面。这几年因为自己的孩子从小班到大班,现在开始读小学,所以也买了不少儿童书,给孩子读,也给自己看,无形中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去年组织“我爱语义”读写活动,其中一项是给二年级小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我罗列的都是自己读过的,《木偶奇遇记》《365夜故事》《柳林风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等。我的想法是,老师带着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走了一个来回,你就应该有一套自己的书目,这份书目就是你的特色。我希望老师们通力合作,通过几年努力,完成一份自己学校的书目,这是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这样的学校,永远不怕没有特色,学生就是你的品牌。

3.经常测览书报杂志

这样做,可以了解信息,捕捉有价值的知识;可以获得灵感,促进自己的教学;可以得到教益,给人生充电加油。无论读什么,只要有心,都会有所发现。图片也好,文也好,觉得有意义,今后可能有用,你就留下来。

4.名读教育经典

看多了教育报纸和杂志,往往眼花缭乱。这时我们就需要阅读经典,那些经过了岁月冲刷和历史考验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经典至少包括了教育经典和学科教学经典。以下是改变了我的思想和行动的教育书籍要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本百读不厌的、把教育当作生命的智慧之书;(2)《学会生存》,让你跳出教育着教育思想之作;(3)《学记》,让我们清醒猛醒并自豪的中国经典;(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一个用西方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的大师;(5)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第一个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教授的心血之作;(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是少有的以‘“我”出现的充满激情和思想的当代教育学者;(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学者型教育部官员著作;(8)于永正《教诲漫记》,让高深的理论变得亲切的文;(9)《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三位语文教育界前辈的思想精华;(10)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一位元老级教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l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师教学思想录(语文卷)》,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华、实践的指南中;(12)《阅读学新论》,一本关于阅读、关于汉语文阅读教学的集体智慧之作。读这些经典,让我在糊涂的时候,在浮躁的时候,能分清是非。看清方向;读这些经典,更使我觉得自己的浅薄,看到自己的空虚,也让我发现某些争论或者争吵的盲目自信与可笑。肖川先生在《与经典为友》一文中说:‘“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这些年,泡沫学术、短命学科、虚假的理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见得多了,还是觉得‘老’的厚实、可靠。”这是说教育经典的价值。

5.找到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我推荐《给教师的建议》。前几年,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很激动,我从来不知道教育可以这样做,还可以这样写。它激活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唤醒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古人说三十而立,我是三十读苏氏。在阅读的时候,常常觉得找到了一些认识的源头。比如于永正老师认为“差生要靠读”,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情境教育法”,也汲取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你看,“我带领他们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我们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当你领悟到这可以与情境教育联系起来时,你内心的激动就可想而知了。

6.四个“永远不要”

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对女教师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男教师来说,书籍是自己的一张挺刮的名片,所以热爱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把它写得大大的挂得高高的,当一面镜子,每天照着自己在语文之路上前行,照着自己的灵魂不要迷路。

三、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无疑是教育的理想,如何让每个人得到发展,我以为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发展,怎么会有学生自由而允分的发展?

1.发现自己的特色,呈错位发展

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都有着别人没有,或者别人弱一点自己强一点的潜质和本事。对善讲的老师来说,不要非得学习魏书生,你完全可以多讲,讲生动,讲得深入浅出,讲得学生津津有味,听了还想听;你是师哥靓妹,特别适合上课的,完全就多亮相;你擅长辅导学生,一年半载就能转变差生,能带着好学生发表作文、奥数获奖,你就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你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哲学家罗索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每个人各尽其职,各得其所,有英雄用武之地,错位发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所学校将因此充满活力。

2.做研究者,教学做写思合一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世纪对教师提出的专业要求。教师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是对自己所进行的实践及其所依据的理论的一种思考和探究;是在教学中为着教学进行的研究,最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熟练地解决种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我个人所走的道路就是:教学做写思合一。说是个人的道路。其实很多人都这样走。我以为这就是教师的研究。这句话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而来。

教是基础。教师都要教;教研员要听课,着眼点也是教。

学是构架。很多好的课,很多好的经验,你听听看看,太一般了,没有得到理论的滋养,没有获得提炼和升华,就不具备推广价值和学习价值。

做是建设。学了,理念有了;教了,实践有了,做就是教与学的结合点。这个“做”是改进教与学,提升教与学。

思是灵魂。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思。思是思考,是反思,是思绪,是思想。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和化妆,不是聊以炫耀的工具,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你教育生活和教育创造的体现。

教学做写思,五个方面,都值得大说特说。今天单讲写。因为写包容、促进其它四个方面。写不能不涉及教;写是思想积蓄和学习积累的倾吐,包含了学和思;写是做的产物,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观点与建议。

①写就是一种研究

写,是教师所有工作中最自由最有创造性的。江苏吴江的一位语文教师说:上课提高慢,上台机会不多,即使上了,还要担心失败,一败下次就难说。文章不一样,你想写长就想写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放着,以后请人指教;可以投稿,退稿和石沉大海都不怕,因为没人知道你失败了。说这话的就是管建刚。目前,他已经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而且他以写、以研究带动课堂,已经评上了吴江市名教师,也开始到外面上课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写”也是成长的一条途径,是切入口和助跑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是说给校长的,也是说给我们每位教师的。

(2)会写一篇文章

这“一篇”指的是论文和随笔,教育文章最常见的两种文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选择不同的写的道路:思想见长的可以从论文入手;长于感性的就从随笔着手,慢慢地摸透这些文体的性格。

一是学会写论文。

论文追求“三有”:有价值,立足点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深度,起跳点是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有个性,亮点在于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思想,用上自己的材料、自己的语言。

我的教育教学研究起步于吴江实验小学,从论文开始自己的研究之路。跟许多老师一样,每年两篇总结,不多也不少。后来我在学期初就定下要写的文章的题目。比如1996年获江苏省一等奖的《班主任写评语的艺术》一文,就是我前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那时刚做班主任,期末写评语的时候,感觉流行的评语不大好,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工作,十几年里班主任换了好多,而自己得到的评语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该生”如何如何,基本就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之类的眼,最后是“希望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等。这样评,没错,但年年这样,概念化,很不吸引人。所以当时我就做了一点工作,改为第二人称,拉近师生关系。评语尽量多一些描述,多一些细节,写得像这个学生,而不是另一个学生。当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电视台的朋友碰到我,说我写他们主任的女儿写得很像。这么着,1995年秋季,这个班我继续带,学期初我就决定本学期的总结就写这方面的内容。有了这个想法,平时就多了一个心眼。如此经过一年的再实践,经验就很清晰了,评语一要有情,二要有益,三要有别。写的时候很顺利,没想到获奖了。现在想,当时无心,但很巧合地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解决问题来写文章。我现在仍喜欢“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著文追求有用,朴实,简练。

二是学会写随笔。

教育随笔可每天写一点,哪怕几句话。如果说论文是“有我”,那么随笔的特色就是“有文”,有文采,有情感,吸引人,触动人,打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核式要求的官方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他进而说:“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星期里所记下的5条笔记,它们是那么简短,而又真实,新鲜。

如:第2条——不应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即使教师拿一只活猫到课堂上来,儿童对猫也不会有更多的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讲到猪,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给学生讲一点完全新的东西。

又如第5条:记忆力过度疲劳——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须特别细心地对待记忆力这件娇嫩而精细的东西。有一些思想和词组是特别难记的。无论如何不应当使儿童的记忆力过度疲劳。当你刚刚发现疲劳的征兆时,你就要设法给儿童变换一种不需要随意识记的活动去做。

这样的研究,谁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笔记,谁都可以写。随笔动情,往往触动了你,或者打动了你,激动了你,因此随笔灵巧,随笔讲究角度和题目,讲究语言的使用。没有文采的随笔、没有情味的随笔是不成功的。

三、一定要及时记录、定时整理你的文。

上课时,工作中,经常有些意外的东西,有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些无法处理的困惑,当时都觉得应该记下来。很多的思绪与认识,稍纵即逝,不记录再也寻不回。一般人常有这样的体会,读了别人发表的文章,就会说: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每个学期,我大概可以写10来个教后记,学生课堂表现让我难忘或激动,不得不写、一写就停不下来,洋洋数千言。写完了,赶忙批作业,赶忙找学生谈话。期未有空了就整理这些零散的文。它们中间大多是璞玉,根粗糙,光彩还没有焕发。因此整理时,再三品味,发现亮点,读出新意,可以在题目中突出;有时谋篇布局不理想,也得改,一般都在5遍以上。

四、参与讨论和争呜,参加征文比赛。

现在,教育方面的讨论、争鸣越来越多,这可以活跃思想,可以使真理越辩越明,更重要的是,争鸣、讨论往往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机会,平时不大容易获得。参加征文比赛就是给自己一点机会。我建议你参加那些不要任何费用的比赛,《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就经常有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这些比赛使你获得的成功更真实更深刻;另一方面,这些比赛影响很大,评比更权威,更公正。江苏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以及上海《新民晚报》的“尚德杯”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比赛等每年都搞,值得参与。

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到:我思考了,我研究了,我获得了以前从来没有的快乐和幸福。这些快乐和幸福使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兴趣。这叫成功制造成功,幸福创造幸福。当然,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立足点是教育好学生。学生幸福,你做教师的才幸福。所以我觉得,我之所以要教学做写思合一,就是为了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幸福,让每个童年都快乐。所以,我一直问自己: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兴奋过度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自信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渴望?你能否听出学生答问中的创造?你能否察觉学生细微的进步?你能否让学生自己看清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有的人可能要问,你这样教学做写思合一,不累吗?我想借用李镇西先生的话来回答:“有朋友问我选择这样的生活累不累。我回答说,边教、边读、边思、边写,已经成为我之为“我’主要的生存方式了,甚至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因此很难用‘累’与‘不累’来评价了。但这种方式所支撑的生命,的确让我感到了人生的意义、幸福与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

还有人会问,在教学中不断地读和写,不断地反思,就能成功吗?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大意是:人反复做什么事,他就是什么人。成功怕你重复,你重复必然就会赢得这个成功。重复做汉堡的人,是麦当劳;重复炸鸡块的人,是肯德基。重复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自然,惰性也怕重复,重复惰性的人,就是懒惰的人,而懒惰的人,肯定是失败的人。

请你相信自己: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览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当你有了责任心的性格,你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些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些年,我走了一些地方,换了几个岗位,现在把留下来的东西讲出来是否有意思、有趣味、有价值,我不敢奢望,但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你的思考,引发你的遐想——哪怕是一点点,我都觉得满足了,都让我觉得幸福。谢谢了,谢谢你们分享我的认识和幸福。

五年级教师节读后感: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教师读后感3000字(5) | 返回目录

读罢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精华著作《做最好的老师》,我掩卷深思,深受启发。书中并无高深的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对如何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做了鲜明的阐述,使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所读、所思,就怎样才能做一位最好的老师、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谈一下个人的看法。近来拜读李镇西老师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使我真正全方面了解他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理念。这本书对我的教育意义很大,李老师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做最好的老师》,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下就被它的名深深吸引住了。什么是“最好”?我不禁想起了曾风靡一时的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好的老师? 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我们经常会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不断的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超越自己,你就会进步的很快,就这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境界靠拢。李镇西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

李老师说得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强调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所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作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

从李镇西老师的身上可以感悟到一种书生气,书香气,这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的标准是: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赫赫有名的李镇西老师现在依然每天坚持完成好 “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我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做一天不难,难的是天天坚持做。我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他们能天天坚持做好一件事,而我在不断地变换着做许多事。

通过读李老师的书,也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反思自己的工作,尚有许多应当改进的地方。李振西老师的教育世界的关键词是“爱心”。可以说是爱心构筑起了李老师的教育大厦。李镇西老师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学生抄作业受批评,事后一位同学写信给李镇西,说他的发火和训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应当为此道歉,李老师因这一事例(曾说过学生太让人失望,不可救药,)在班级特意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监督员,专门检查老师并控制老师上课失态。对学生的宽容实际上正体现了李老师的大智慧。反思自己,也有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大声训斥,甚至失态的表现啊。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绝不会让自己声嘶力竭,决不会对一个孩子全盘否定。因为老师对于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宽容中蕴涵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细心,也渗透了一种与事业,于孩子们诚挚的热爱,尤其多对犯错的孩子应有细水长流之心,才会有教育的成功与骄傲。李振西老师的秘诀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一个思想者。看来做任何事业,不做一个思考的人,曾经取得点滴成绩,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也只会埋没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之中啊。正象李振西老师所言,母亲弱小,儿子就强大。班主任弱小学生就强大,在某些方面,有意显示自己的弱势,可以使学生责任心能力更强,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智慧的、理智地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婉转地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挽救,成功维护了孩子的自尊,进而引导其走向成功真是一门大学问啊。

从本书中我看到了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精深的认识。“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是他的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请向语文老师提点最迫切的希望。学生写道:“希望老师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希望老师能和我们一起平等地研读课文”;”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希望老师能让每堂语文课都充满笑声”; “希望老师能让我们天天盼望上语文课”…… 学生的所有的迫切希望,集中到一点,就是“教学民主”——希望教师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使师生成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和共同探索的同志!教学民主当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这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科学的起点。是啊。我们的课堂多了许多的越俎代庖,多了许多的喋喋不休,多了太多的所谓完美,多了太多的精彩表演,缺少了太多的学生的积极参与。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一起成长。这才是语文课堂成功之道。

另外还有两点印象深刻。其一,李振西严峻地提出:没有时间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无异于慢性自杀。以前总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看来还是认识的问题。第二,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连李老师这样的教育大家都在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教师呢?向李老师学习,做一个有智慧、会反思的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

书中谈到,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关键不在有无考试,而在于赋予考试的功能、地位、作用和根本方法是什么。减负是不是少布置作业,少布置作业就是减负了吗?研究学生学习心理,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上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抄写五个生,每10遍。(我也布置过类似的作业,只是每次抄写的遍数少些罢了)这样的作业显然并不算多,也并不难,但对不少学生无疑是负担---因为这样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使他们心累!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充满创造性。在布置作业时,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不知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手”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

怎样让后进学生享受成功?我在教学中感到特别难做,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分层递进教学法”。说真的,这个方法我也知道,也用过,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也可能自己的方法不对,对教学成绩作用不是很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探索,怎样使用分层递进教学法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读了这本书后,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递进教学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的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麦田里的老师》教师读后感3000字(6) | 返回目录

xx年的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麦田里的老师》

《麦田里的老师》这本书是我感受颇深,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教育工作者,为了糊口,维生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坚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将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萨提尔模式转化过来的技巧,在师生互动及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绎,让我大开眼界,顶礼膜拜。

首先,被作者对萨提尔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吸引了,为此专门上网搜集“萨提尔模式”的相关资料。

萨提亚模式能让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对个人生活的不满足感,以及成年后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造成的。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学习并发展出来的求生存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会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认为,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怎样的经历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同时也认为,人类也不是被动的、无奈的被过去所限制,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类已经拥有我们成长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说,“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如何应对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我也会应用萨提亚的这种模式,在处理和学生和孩子的问题上,应秉承的原则是: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其次,是书中关于“正向好奇”,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反而落入“虚伪”、“敷衍”或者“安慰”,无助于启发孩子。

启聪部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上课的语言很难丰富,即使语言丰富了,同步的手语却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错”,“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哦”,“对的”,“正确”这些词语的手语都是竖大拇指,但是语境和语意是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讲话时要有表情,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狂热的,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热情,相由心生。

再次,当读到有创意的“烂”作文---“千树成林”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回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个人,一件事,小学同学的名到现在还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但是有一个叫李友红的同学我记忆犹新,对他充满了愧疚,那时是小学五年级,我当时是班长,农村村小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负责任,上完课就外出打牌,有时竟然忘记上课时间,还要学生去找,作业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检查作业时,语文老师就让我他房间帮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说实话,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帮老师做事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并且能够用红笔在别人的作业本上写了,并且老师还只叫了我一个人,更是看重自己,兴奋的开始了工作,语文老师让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于是我就像模像样的批改了起来,仿照老师写评语。改到李友红的作文时,他的确实太乱了,简直无法辨认,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于是我看看前面两次老师是如何批改的,只见两篇作文老师只写了三个“鬼画狐”,于是我也模仿老师在剩下的几篇作文后面各写了三个“鬼画狐”。

这件事情过去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内疚,那个同学读完小学就没有继续念书了,幼小的心灵哪能经得起如此般的打击,差生就是一样造成的,如果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我曾经也许是一个小帮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大,中小学阶段,特别在意每学期期末的教师评语,中学时期很看重老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看有没有表扬的话,自己得到的评语是不是比别人少,从评语也可以看出老师是不是在认真批改,评语是不是写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记得高三时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在全班做范文读,高兴得中午没有吃午饭。

现在我也是一名教师,曾经做过两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给学生的每一个评价,真情实意的赞美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的做法是将每个学生的评语栏写满,首先从表面让学生感觉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即使学生某方面没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议”、“期待”、“祝愿”等正向词语去引导、激励他。

再次,谈一谈卷三课业与学习中的当孩子学习成效不彰显,面对数学困难时的态度,我很认同作者的意见,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从接纳数学,从内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对数学的态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一旦意识到要如何面对数学,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这里我也说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点经历,我感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学理科的,都是数学较好,现在还是校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要从我父亲说起,他读书时语文很好,也写得不错,就是怕数学,所以很注重对我们数学的培养,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要看课外书或是买帖练时,父亲就很反对,他说很容易就练好的,平时作业认真书写就行了,数学学得好的人,语文纵差都会有个七八成,而语文学得好的,数学不一定能学好,让我不要花很多时间在语文和练上。所以每当我读书或是练时,父亲就会拿一些数学难题考我,让我做很多课外练习册。后来弟弟读书后,父亲也是这样要求他的,所以我们都很偏科。后来考大学时我们都怪他当初重理轻文,没有正确的引导好。

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为强项,就像现在的我,体艺方面很差,感觉很难学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学好,所以以后我会更加重视女儿的体艺。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最后,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灵,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觉内在的情绪,承认情绪,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顿,回应的语言与姿态将有别于不察觉的状态。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真心接纳他们,深刻地讨论,共同面对问题,协助孩子建构纪律,包容他们违反承诺,重新审定纪律,欣赏并感谢孩子的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下面是本书中我很喜欢的精彩语录,摘抄了下来,慢慢品味。

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察觉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从“冰山”的层次演绎,是联结孩子的感受,联结孩子的渴望,常能达到我们教养的目的,因为没有孩子不渴望成为一个有价值、被爱、被接纳且有意义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达到“趋于一致性”的姿态,简便的方式是深呼吸,并且觉察内在感受。

在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大人不允许孩子表达感受。比如不准孩子生气、不准孩子哭泣、不准孩子焦虑、不准孩子沮丧。但身为一个人,感受乃与生俱来,大人不允许感受出现,感受就会消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何很多人不接受生气的情绪?原因之一是生气显得没修养,原因之二是生气的态度令人困扰与不悦。

和孩子对话时,我较少使用“为什么”三个,因为,“为什么”隐含批判、不信任与质疑,让人感觉疏离。若改以“我很好奇”,常能引发孩子思索与应答的欲望,若在好奇之外,能加上正向联结,那就会开启更美好的对话风景。

我也许没有办法让他提笔画画,但是我可以开启他对与“美”的思考。

“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

但我随后买了《教育大震撼》阅读,我相当同意书中的观点,但我的作家朋友理解错误了。我发现书里面所举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无助于启发孩子。

“你好棒喔!”“考第三名很厉害了啊!”“这样已经很好了啊!”……这些都是无效且有负面效果的表述。

“鼓励”与“赞美”,若只是从表象层次出发,比如名次、表现与结果,无形当中把孩子导向注重成绩,无法接受挫败的结果,将使孩子不敢面对真实。

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接纳的感觉带着一种爱与力量,一种宁静淡定的感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却没有方向;想要上进,却缺乏意志力。

所有的青少年,都想要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没有人想自甘堕落,他们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当他们遇到困顿、怠惰、犯错、困惑与不安的时候,他们听到的语言,通常是指责与说教。

大部分的孩子,是被心中衍生出来的焦虑干扰,导致他们生活散漫与浪费时光。

耐心是教育者很重要的素养,但是耐心并不是迂回二行或者讨好孩子,那将会离问题核心越来越远。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

在谈话前,大人应先为自己做心理功课,要温柔而坚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期待,避免使用指责、讨好、说教与打岔的方式和孩子对谈。我的准备动作,通常是深呼吸几次,并且告诉自己,我要抱着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坏的打算。

与青少年对谈,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法,然而却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一般大人太心急于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因此对谈的过程,往往无法触及孩子心中的焦虑,无法真正帮孩子正视问题,就急于下指令要孩子达成目标,这样的方式,无法改变孩子的现状。因此,充分地对谈,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在,是帮助孩子定下目标之前,最重要的一个仪式。

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但是补习教育,常让学生有错误的依赖感,从无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学习问题。

首先,大人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灵,以专注且真诚的语气和孩子讨论面对数学的态度,也请孩子深呼吸,专心面对此议题。

我常常告诉孩子,生命总会遇到难题,重要的是使用说明态度面对。正如同遇到数学难题,他是如何面对的?我期望他专注地做个斗士,而且我设定的初期专注时间不会太长,目的在创造专注的经验,扭转面对数学的印象。

解决不喜欢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难题,不是解题技巧,而是意识到自己如何面对数学。一旦有所察觉,意识到算数学的存在状态,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也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无法专注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佳。如此一来,他们花费再多的时间,只是消极敷衍,或者图个心安,没意识到自己的状态。

虚无的大,变成实在的小,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数学,可能会有恐惧,但心灵不要全被恐惧笼罩了,要让出一点儿位置给勇气。不会算数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必太批判自己,顶多不会算而已。具体来说,我要她承认恐惧,缩小恐惧,勇敢与恐惧同在,另一方面,我让她尝试更简单的数学问题,建立演算数学的成就,借此觉察恐惧并不干扰她。算数学没什么好怕的,拥有了成功的经验,再核对她是如何办到的。

高中生教师节优秀读后感:读《关爱教师,从心开始》有感教师读后感3000字(7) | 返回目录

以前听到的,多的是教师春蚕蜡烛式的奉献,多的是教师获得了某某奖励或荣誉;而对教师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状态很少关注。印象里,教师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很少有媒体或者个人去探讨教师的幸福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叶澜语)。换句话说,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谱写不完的诗篇,教育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教育赋予人类以智慧和美德,教育赋予社会以进步的力量,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乐章。教育,应该属于幸福。因此,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

在我看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这个专业适合你,你也最适合它,这就够了。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抑或多么无奈,我只要这个,这个最适合我——我想,你就可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最深的幸福。用叶澜先生的话,是从教师这一专业中获得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尊严和欢乐来自何方但正是我想跟诸位交流的。

一、给自己一个梦想

1.人生应有梦

不能不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转头。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并不因此否定他们的人生)。每每读这个故事,我都觉得太像故事了,但也不得不承认,其间蕴含的,正是世间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用米卢先生的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用心理学家的话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用文学家的话是: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托尔斯泰语)。

人生有梦,而作为教师,要与教育的梦想统一起来。允许我朗读一段袁卫星先生写的话: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我很赞成作者的观点。我甚至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惊天动地”真的就与“平凡普通” 距离遥远吗?

对一位教师来说有没有梦想,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乃至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锁定在这个梦想上,这往往成为优秀和一般之间的最大区别。换句话说,一位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2.关于教育梦想的建议

一是坚持的梦想。梦想其实很脆弱,如果有100个梦想,很可能99想实现不了的情况下,开始天天打麻将。这时如果谁不打麻将,谁不得过且过,谁不满足于因循守旧,谁就可能得到幸福,就会圆梦!

二是持续改进,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持续改进。梦想应当设置多个分阶段目标。一个阶段后,对自己的所做所得进行三思,明确哪些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本田一,曾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比赛冠军。对于自己的成功,他三缄其口。直到退役,他才道出其中的秘密。原来,每次比赛前,他都要沿比赛线路走一遍,记下每一个有明显特征的地方,比如,这儿有一座桥,前面是一个学校,再前面是一家商场,后面不远又是一家医院……这样,在比赛途中,他就想着,经过这座桥,下面就是学校,过了学校,就是商场,然后是医院……直到终点。山本田一巧妙地把最终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小目标,使自己不觉得梦想与终点的遥远。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梦想的“苹果”放在自己努力一下就够得着的地方,以此不断推动、改进工作。

三是全身心投入。我们都有一种体验,当看一部精彩的小说,听一曲喜欢的音乐,玩电脑游戏,从事体育运动等时,你沉醉其中,而其他的一切似乎都无天紧要。《管人的真理》作者斯蒂芬博士把这种完全投入的状态称为流畅。据研究,流畅最有可能在工作中体验、而不是在家与休闲时。当我们投人工作时,比如组织孩子参加夏令营,上一堂教研课,并不一定愉快,这时候需要聚精会神;但是,当这个阶段结束以后,回首这个阶段,我们就会从这种状态中获得满足感,使我们更快乐。

四是赢得同事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领导的关心。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梦想,有多高的能力,没有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他的绩效必然会受到影响。

五是交一批朋友。朋友的好处,当然不仅仅在增见闻,长见识。坚持梦想,往往孤独与寂寞;真正的朋友,因有着相同的志向,而更能理解你;真正的朋友,因有着同样的操守,而更能支持你。朋友,不但活跃你思想,激化你思维,还能给予亲人、长者、领导与同事不能给予的东西。朋友不要局限在身边,可以从教育在线寻找、可以通过培训活动、会议寻找。我感觉,哪个地方教育改革很活跃,那里就一定活跃着一群人。

六是找几位导师。导师一般在教学经验上多于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阅历长于自己。所以更多的是道路的指引和为人的影响。去年8月,我在上海听于漪先生报告,她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教育活的源泉,就是教师的人格。边上正好坐着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贾志敏老师,我觉得这两个人很相似,他们都把教育当作生命,把梦想寄寓在自己的工作中。跟贾老师共事时,常有一些小事使我深受教育。印象很深的是开学初要抓教学常规,贾老师从他的包里拿出了好几个作业本和日记本,这是1978年时他教的学生的作业,本子虽有些破烂了,但翻开本子,整洁的卷面,漂亮的迹,流畅的行文,就是今天年轻的老师们都有不少差距啊!巧的是,这一批学生中有5人考了师范,现在又都在浦东做校长。贾老师藏着很多这样的宝贝。从这份收藏,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名师,什么叫“教5年,想50年”!

二、每一天都阅读和思考

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就是老师们越来越忙了。比如原先还能在学校批改作文,后来连备课都要带回家;原先还有双休日,后来不是被“辅导”掉了就是被“培训”光了。人都到了永远热闹忙碌的地步,怎么还有回首来路的心情和处变不惊的心态,怎么可能细细欣赏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采撷教育之树结出的一个个果子?所以,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时间,需要一种良好的心境来体会。这就好比去旅游,再美风景,匆匆而过,美丽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来,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欣赏,才能让你内心的那双眼睛看见风景。

最重要的,我以为是每天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读书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觉得过。一位学者这么说过:“我坐在这里,就是我所看过的东西的总和,如果没有阅读,我将一文不值。”作家余华说:“没有一位作家的写作史长过他的阅读史。就像没有一种阅历长过人生一样。”美国认为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也就是读书。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关于读书,我的建议是:

1.建立自己的书房

台湾作家痖弦认为:书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一个坐拥书城的人是最坚强的人;书房的生活就是知识、文化的生活,是最后的阵地,也是供自己调养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书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丰富。我在上海认识了一位朋友,叫朱煜。朱煜家里有两间房间,一间当卧室,另一间做书房,他的书真是够奢侈。我在吴江也有一间书房,稍小一些,现在在外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的书房,才感到是真正的回家。

2.读一些儿童读物

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师》撰文发表过这样的想法,要让学生爱书,教师就要亲近学生,与学生同读,最好“走”在孩子前面。这几年因为自己的孩子从小班到大班,现在开始读小学,所以也买了不少儿童书,给孩子读,也给自己看,无形中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去年组织“我爱语义”读写活动,其中一项是给二年级小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我罗列的都是自己读过的,《木偶奇遇记》《365夜故事》《柳林风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等。我的想法是,老师带着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走了一个来回,你就应该有一套自己的书目,这份书目就是你的特色。我希望老师们通力合作,通过几年努力,完成一份自己学校的书目,这是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这样的学校,永远不怕没有特色,学生就是你的品牌。

3.经常测览书报杂志

这样做,可以了解信息,捕捉有价值的知识;可以获得灵感,促进自己的教学;可以得到教益,给人生充电加油。无论读什么,只要有心,都会有所发现。图片也好,文也好,觉得有意义,今后可能有用,你就留下来。

4.名读教育经典

看多了教育报纸和杂志,往往眼花缭乱。这时我们就需要阅读经典,那些经过了岁月冲刷和历史考验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经典至少包括了教育经典和学科教学经典。以下是改变了我的思想和行动的教育书籍要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本百读不厌的、把教育当作生命的智慧之书;(2)《学会生存》,让你跳出教育着教育思想之作;(3)《学记》,让我们清醒猛醒并自豪的中国经典;(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一个用西方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的大师;(5)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第一个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教授的心血之作;(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是少有的以‘“我”出现的充满激情和思想的当代教育学者;(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学者型教育部官员著作;(8)于永正《教诲漫记》,让高深的理论变得亲切的文;(9)《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三位语文教育界前辈的思想精华;(10)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一位元老级教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l1)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师教学思想录(语文卷)》,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思想的精华、实践的指南中;(12)《阅读学新论》,一本关于阅读、关于汉语文阅读教学的集体智慧之作。读这些经典,让我在糊涂的时候,在浮躁的时候,能分清是非。看清方向;读这些经典,更使我觉得自己的浅薄,看到自己的空虚,也让我发现某些争论或者争吵的盲目自信与可笑。肖川先生在《与经典为友》一文中说:‘“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这些年,泡沫学术、短命学科、虚假的理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见得多了,还是觉得‘老’的厚实、可靠。”这是说教育经典的价值。

5.找到百读不厌的一本书

我推荐《给教师的建议》。前几年,刚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很激动,我从来不知道教育可以这样做,还可以这样写。它激活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唤醒了我对教育的激情。古人说三十而立,我是三十读苏氏。在阅读的时候,常常觉得找到了一些认识的源头。比如于永正老师认为“差生要靠读”,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情境教育法”,也汲取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你看,“我带领他们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我们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当你领悟到这可以与情境教育联系起来时,你内心的激动就可想而知了。

6.四个“永远不要”

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对女教师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男教师来说,书籍是自己的一张挺刮的名片,所以热爱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把它写得大大的挂得高高的,当一面镜子,每天照着自己在语文之路上前行,照着自己的灵魂不要迷路。

三、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无疑是教育的理想,如何让每个人得到发展,我以为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发展,怎么会有学生自由而允分的发展?

1.发现自己的特色,呈错位发展

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都有着别人没有,或者别人弱一点自己强一点的潜质和本事。对善讲的老师来说,不要非得学习魏书生,你完全可以多讲,讲生动,讲得深入浅出,讲得学生津津有味,听了还想听;你是师哥靓妹,特别适合上课的,完全就多亮相;你擅长辅导学生,一年半载就能转变差生,能带着好学生发表作文、奥数获奖,你就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你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哲学家罗索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每个人各尽其职,各得其所,有英雄用武之地,错位发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所学校将因此充满活力。

2.做研究者,教学做写思合一

教师即研究者是新世纪对教师提出的专业要求。教师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是对自己所进行的实践及其所依据的理论的一种思考和探究;是在教学中为着教学进行的研究,最终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熟练地解决种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我个人所走的道路就是:教学做写思合一。说是个人的道路。其实很多人都这样走。我以为这就是教师的研究。这句话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而来。

教是基础。教师都要教;教研员要听课,着眼点也是教。

学是构架。很多好的课,很多好的经验,你听听看看,太一般了,没有得到理论的滋养,没有获得提炼和升华,就不具备推广价值和学习价值。

做是建设。学了,理念有了;教了,实践有了,做就是教与学的结合点。这个“做”是改进教与学,提升教与学。

思是灵魂。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思。思是思考,是反思,是思绪,是思想。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和化妆,不是聊以炫耀的工具,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你教育生活和教育创造的体现。

教学做写思,五个方面,都值得大说特说。今天单讲写。因为写包容、促进其它四个方面。写不能不涉及教;写是思想积蓄和学习积累的倾吐,包含了学和思;写是做的产物,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观点与建议。

①写就是一种研究

写,是教师所有工作中最自由最有创造性的。江苏吴江的一位语文教师说:上课提高慢,上台机会不多,即使上了,还要担心失败,一败下次就难说。文章不一样,你想写长就想写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放着,以后请人指教;可以投稿,退稿和石沉大海都不怕,因为没人知道你失败了。说这话的就是管建刚。目前,他已经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而且他以写、以研究带动课堂,已经评上了吴江市名教师,也开始到外面上课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写”也是成长的一条途径,是切入口和助跑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是说给校长的,也是说给我们每位教师的。

(2)会写一篇文章

这“一篇”指的是论文和随笔,教育文章最常见的两种文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选择不同的写的道路:思想见长的可以从论文入手;长于感性的就从随笔着手,慢慢地摸透这些文体的性格。

一是学会写论文。

论文追求“三有”:有价值,立足点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深度,起跳点是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有个性,亮点在于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思想,用上自己的材料、自己的语言。

我的教育教学研究起步于吴江实验小学,从论文开始自己的研究之路。跟许多老师一样,每年两篇总结,不多也不少。后来我在学期初就定下要写的文章的题目。比如1996年获江苏省一等奖的《班主任写评语的艺术》一文,就是我前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那时刚做班主任,期末写评语的时候,感觉流行的评语不大好,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工作,十几年里班主任换了好多,而自己得到的评语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该生”如何如何,基本就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之类的眼,最后是“希望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等。这样评,没错,但年年这样,概念化,很不吸引人。所以当时我就做了一点工作,改为第二人称,拉近师生关系。评语尽量多一些描述,多一些细节,写得像这个学生,而不是另一个学生。当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电视台的朋友碰到我,说我写他们主任的女儿写得很像。这么着,1995年秋季,这个班我继续带,学期初我就决定本学期的总结就写这方面的内容。有了这个想法,平时就多了一个心眼。如此经过一年的再实践,经验就很清晰了,评语一要有情,二要有益,三要有别。写的时候很顺利,没想到获奖了。现在想,当时无心,但很巧合地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解决问题来写文章。我现在仍喜欢“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著文追求有用,朴实,简练。

二是学会写随笔。

教育随笔可每天写一点,哪怕几句话。如果说论文是“有我”,那么随笔的特色就是“有文”,有文采,有情感,吸引人,触动人,打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核式要求的官方文件,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他进而说:“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我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星期里所记下的5条笔记,它们是那么简短,而又真实,新鲜。

如:第2条——不应过分追求直观性。不要在儿童早已知道的东西周围“摆满”各种直观手段——这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发展。即使教师拿一只活猫到课堂上来,儿童对猫也不会有更多的理解。如果真的有必要讲到猪,那你就得想一想,怎么给学生讲一点完全新的东西。

又如第5条:记忆力过度疲劳——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须特别细心地对待记忆力这件娇嫩而精细的东西。有一些思想和词组是特别难记的。无论如何不应当使儿童的记忆力过度疲劳。当你刚刚发现疲劳的征兆时,你就要设法给儿童变换一种不需要随意识记的活动去做。

这样的研究,谁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笔记,谁都可以写。随笔动情,往往触动了你,或者打动了你,激动了你,因此随笔灵巧,随笔讲究角度和题目,讲究语言的使用。没有文采的随笔、没有情味的随笔是不成功的。

三、一定要及时记录、定时整理你的文。

上课时,工作中,经常有些意外的东西,有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些无法处理的困惑,当时都觉得应该记下来。很多的思绪与认识,稍纵即逝,不记录再也寻不回。一般人常有这样的体会,读了别人发表的文章,就会说: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每个学期,我大概可以写10来个教后记,学生课堂表现让我难忘或激动,不得不写、一写就停不下来,洋洋数千言。写完了,赶忙批作业,赶忙找学生谈话。期未有空了就整理这些零散的文。它们中间大多是璞玉,根粗糙,光彩还没有焕发。因此整理时,再三品味,发现亮点,读出新意,可以在题目中突出;有时谋篇布局不理想,也得改,一般都在5遍以上。

四、参与讨论和争呜,参加征文比赛。

现在,教育方面的讨论、争鸣越来越多,这可以活跃思想,可以使真理越辩越明,更重要的是,争鸣、讨论往往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机会,平时不大容易获得。参加征文比赛就是给自己一点机会。我建议你参加那些不要任何费用的比赛,《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就经常有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这些比赛使你获得的成功更真实更深刻;另一方面,这些比赛影响很大,评比更权威,更公正。江苏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以及上海《新民晚报》的“尚德杯”语文教师下水作文比赛等每年都搞,值得参与。

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到:我思考了,我研究了,我获得了以前从来没有的快乐和幸福。这些快乐和幸福使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兴趣。这叫成功制造成功,幸福创造幸福。当然,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立足点是教育好学生。学生幸福,你做教师的才幸福。所以我觉得,我之所以要教学做写思合一,就是为了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学习,有效地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幸福,让每个童年都快乐。所以,我一直问自己: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兴奋过度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自信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渴望?你能否听出学生答问中的创造?你能否察觉学生细微的进步?你能否让学生自己看清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有的人可能要问,你这样教学做写思合一,不累吗?我想借用李镇西先生的话来回答:“有朋友问我选择这样的生活累不累。我回答说,边教、边读、边思、边写,已经成为我之为“我’主要的生存方式了,甚至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因此很难用‘累’与‘不累’来评价了。但这种方式所支撑的生命,的确让我感到了人生的意义、幸福与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

还有人会问,在教学中不断地读和写,不断地反思,就能成功吗?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大意是:人反复做什么事,他就是什么人。成功怕你重复,你重复必然就会赢得这个成功。重复做汉堡的人,是麦当劳;重复炸鸡块的人,是肯德基。重复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自然,惰性也怕重复,重复惰性的人,就是懒惰的人,而懒惰的人,肯定是失败的人。

请你相信自己: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览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当你有了责任心的性格,你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些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些年,我走了一些地方,换了几个岗位,现在把留下来的东西讲出来是否有意思、有趣味、有价值,我不敢奢望,但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你的思考,引发你的遐想——哪怕是一点点,我都觉得满足了,都让我觉得幸福。谢谢了,谢谢你们分享我的认识和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