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

《樱草忌》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2.56W人 

《樱草忌》读后感

《樱草忌》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樱草忌》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樱草忌》读后感1

大年三十,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温温暖暖,和和美美。可新冠病毒让2020年这个本该欢乐的中国年显得并不那么欢乐。此时此刻,整个武汉城处在忙碌而紧张的气氛中,武汉同胞可能没有心思吃温暖的年夜饭和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吧。

想着同胞们惊悸不安的处境,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是医生,我们忧心忡忡,我们默默祈祷。庆幸的是有这么一群头戴白帽,身穿白袍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战,主动支援。为了别人的健康,为了别人的团圆,他们毅然选择了逆行,选择告别家人,告别团圆,告别温暖。然后勇敢地奔向武汉,奔向病毒的源头,奔向忐忑不安的同胞。

这些最美“逆行者”来自全国各地,简单地收拾几件衣服,背上行囊,他们有的给家人一个拥抱,有的和家人一段视频,有的给家人打个电话,有的给家人发个短信,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他们用一种最简单而最快速的方法和自己最亲的人告别后,便匆匆踏上征程,去完成光荣的使命。

《樱草忌》读后感2

读到末章小荻在幻觉中与远江的对话,一瞬间想到了《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同样是与外界格格不入的高中生,同样是受困于实际与虚无的迷思中。但仅仅是一个闪念罢了,因为本书的视角完全不同,这部分也不是书中的重点,或者说包含的元素更加复杂。可是读到后记,很惊讶地发现作者提到了穆齐尔和“教育小说”,那么我想我的感觉是对的,作者在创作时确实有受到《学》的影响。

与《学》中描写主人公的主观思索与感受不同,本书中远江是作为一个在死后“被观察”的对象来描写,通过解谜的过程,走向现实与虚无的讨论。其实在现在的我看来,实际与虚无的失衡比起行为上的困境更是思维上的`,犹如一个被困在石头阵中的人,石头内的范围是其整个世界,而他甚至不知道石头的存在。这种失衡在学生时代很常见,两本书里的背景也有相似之处:枯燥重复的读书生活,封闭的校园环境,不快乐的家庭,同学的恶意与霸凌,使得人被一步一步推到石阵里。可是这又不仅仅是青春期时的困境,同样是很多创作者在一直面临的困境。

有人的确是在摸过石头,翻看过石头的背面之后,又自愿地重新回到石阵里的。如果就是为了保持心里那部分对于虚无的幻想,不愿划清现实的界限,甚至最后自愿地放弃了现实,石阵外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可以评判呢?远江处在青春期,又是创作者,兼有两种特性,她的做法像是自毁式的反抗,托乐思则是逃和退后,他们想要被外界的人理解都是很困难的。

如果从对这一点的讨论上来说,本书超越了推理/青春小说。当然,正如前面说的,这部分不是本书的重点,甚至还可能被前半部分的亲子关系,校园霸凌,网络暴力(虽然只是作为可能发生的情节来叙述,没有深究)抢掉风头,这样的失衡感作为最终谜底存在,对于那些本身就没体会过的人来说恐怕会难以接受。但是我仍然敬佩作者做的尝试与其中表达的思考,也是因为我本人对这部分感兴趣吧,总觉得虚无与存在的失衡感很值得深挖,而且是可以展拓出更多内容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